當扎克伯克第二次來到電影院二刷的時候,發現同一個影院,幾乎是同一個時間裡面,人數大為增加了不少。
自己第一次來的時候,能夠容納100多人的電影院裡面,只有不到10個人左右。不過現在差不多有20個人左右了,人數翻了一倍。
不過這並沒有讓扎克伯格感到驚訝,因為這部電影本身的質量極佳,在特效上,扎克伯格甚至認為這部電影的特效比指環王還要高出了一個檔次。
因為指環王的特效其實難度不算太高,因為指環王的奇幻程度其實不算太高,大概算是低魔世界,裡面的獸人什麼的,普通的也不是透過特效製作出來的,而是透過特殊的化妝技巧製作出來的。
至於那些需要特效製作的獸人,登場的時間其實並不多,整部片子加在一起還不到10分鐘,而且很多地方都能夠看出電腦的痕跡,但是這部電影的特效就不一樣了,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炫耀各種各樣的特效。
因為這部電影的戰鬥那就不是在地面上進行的,甚至都不是在地球上進行的,而是在各種各樣神奇的星球。。
比如這部電影的最後,是一個名叫星星宮的地方,那是一個龐大的宛如星空的世界,那整個場景完全就是由特效堆出來的。
更別說是修真者之間的大戰了,在指環王裡面,魔法師之間的大戰看上去非常炫酷,但其實就是各種光芒亂射罷了,其實沒啥難度。
但是修真者之間的戰鬥就不一樣了,這些修真者戰鬥起來,顯示要衍化戰甲,然後是各種飛舞的法器,比如華媚娘戰鬥的時候,她身邊飛舞的每一朵花朵,那都是一個恐怖的,可以收割性命的武器, 而這些花朵每一朵都要做出是幻非幻的特效出來, 這堪稱是極為致命的特銷量, 讓扎克伯格這個專業人士看的都不由得頭皮發麻。
他粗略的估計了一下,整部電影的特效沒有兩億美元以上根本拿不下來,天知道這部電影背後的財團是誰, 居然捨得這麼砸錢。
除了特效之外,這部電影的世界觀無疑是極為出色的, 將整個宇宙變成修真界, 這樣的世界觀創造能力, 給扎克伯格一種第1次看到星球大戰這部電影的感覺。
講道理,其實飄渺之旅的世界觀和星球大戰的世界觀是有些相似的, 都是在一個龐大的宇宙之中,在星球間不斷的戰鬥,而其中的主角也不是依靠科技的力量, 而是神秘的超凡力量。
星球大戰的主角是絕地武士, 他們使用的也不是科技的力量, 而是一種名叫元力的神奇力量, 這種力量甚至能夠幹翻一整個艦隊,科技的力量在絕地武士面前不值一提。而整個星球大戰的故事, 其實可以改名叫做絕地武士大戰,整個星球大戰的故事,說白了, 其實就是幾個頂尖絕地武士之間的恩怨情仇罷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在歐美那邊非常著名的科幻ip叫做沙丘,也是未來世界, 也是星球之間的戰鬥,主角靠的也不是科技, 而是依靠香料產生一種精神上的超能力,然後依靠那種超能力來楊名宇宙, 然後整個故事的恩怨情仇也是圍繞著超能力展開的,科技力量,不過就是交通工具罷了。
而飄渺之旅也差不多,是修真者用超凡力量的大戰。
只不過這個世界觀比星球大戰世界觀還要龐大,特效也還要出色的多。米國人既然能夠接受星球大戰,那對飄渺之旅的世界觀,自然也是能夠接受的, 而且表現的更加興奮。
畢竟星球大戰電影裡面的元力的運用其實相當枯燥,就是將手中的刀變成光劍,然後拿著光劍亂砍,武打動作爛的出奇。
相反飄渺之旅裡面的修真者大戰就要神奇的多了, 各種法陣,法寶,神奇的力量運用手段等等,在花活上要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當米國人看到飄邈之旅的世界觀的時候,他們的接受速度甚至可能比華夏人還要快,喜愛程度甚至比華夏人還要高。
這並不是空談,畢竟華夏人的傳統印象裡面,修仙應該是找個山洞,然後一座就是幾百年的時間,接下來就自然而然的成仙了,而不是穿著性感的戰甲在宇宙裡面戰鬥,這樣的局面,反倒是華夏人的傳統有些無法接受的。
總而言之,在扎克伯克看來,這是一部特效優秀,世界觀宏偉, 也就是故事上要稍微弱一些的電影罷了,但就算是故事, 那也比魔戒的一個單純的送戒指,結果講了七八個小時的電影要強多了呀。
當然了,魔戒整體世界觀的細緻程度比飄渺之旅要強上許多, 不是飄渺之旅,這樣的網路能夠比得了的。
比如魔戒的作者為了中土世界還專門的創造了一門語言出來。
不過在電影化的過程中,有專門的團隊來豐富電影裡面的各種細節與世界觀,否則按照原著是無法呈現出一個豐富的世界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就補足了許許多多的細節,劇組甚至在甲骨文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全新的文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