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往涼州方向跑的時候,拓跋超又成了三人的頭領,誰讓拓跋超在漢人的土地上待的時間長呢,他認識不少漢人的世家,說不定會有幫助。
結果跑到金城附近,聽說涼州的刺史換人了,拓跋超一聽是鍾繇擔任涼州刺史,立馬對宇文拓和慕容延道:“這個鍾繇我認識,是個狠角色,不過不會對咱們趕盡殺絕,他最喜歡拉攏異族攻擊別的異族,當年在關中就是這麼對付匈奴的,反正咱們現在也被其他人追殺,不如去投奔他算了,先找個地方休養生息要緊!”
也就是說就算沈川沒有收服拓跋超等人的打算,鍾繇也會收服他們的,只是鍾繇不同意把拓跋超等人放在東邊抵擋其他鮮卑人好羌胡南下。
沈川在後院陪老婆孩子一個多月沒理正事,其實也沒耽誤什麼東西,夏收夏種的安排早就計劃好了,又沒發生其他的什麼大變動,大家按步就班就可以了。
沈川在太守府粗略看了一下各地報上來的夏收情況,還是很滿意的。上邽五萬移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有廉價租借到農具和耕牛後,爆發的勞動熱情是非常高漲的,再加上他們只要繳納沈川給他們規定稅賦後,再也不受地主世家的盤剝,自己留下的糧食多到讓他們不敢相信。
沈川給他們定的田稅是兩成,除此之外在沒有其他稅賦,至於徭役,由於是才移民到涼州,沈川也直接給他們免了,這讓這些移民都快樂瘋了,要知道他們以前租地主家的地,每畝收成能留下一半歸自己那已經是地主家心慈手軟了。
說實話沈川在給他們定下兩成的稅賦是覺得還挺不好意思的,這要是在後世直接收百分之二十的稅率,那會把百姓逼造反的!
最早跟隨沈川來上邽的五萬最窮的的移民現在算是安心了,這比在漢中的日子好多了,只是夏種的時候太守讓種那麼多豆子幹嘛?
那些從識字班回來的的人指著佈告欄上的佈告對大家解釋道:“太守說他要養牛、養豬,讓我們多種些豆子賣給他,他拿玉米、土豆跟咱們換。”
原來這樣啊,土豆都吃過,還不錯,只要不讓我們吃豆子就好,那東西吃多了肚子脹,喂牲口倒是好東西。
現在對上邽的移民管理,只要直接刷佈告就行了,那些從識字班回去的人會主動向其他人講解官府佈告的內容,徹底擺脫了世家、地主對地方的掌控,沈川第一步實驗已基本成功,只要下一步從這些人中挑選一批填充官府的基層胥吏就可以了,世家可以一邊自己玩了,一切政令都不需要世家和地主傳達。
土地集體化改革讓農民從生產資料上擺脫世家和地主的束縛,識字教育開啟農民和官府的溝通途徑,只要這樣堅持下去,世家掌控地方的格局將會徹底打破。
沈川看完太守府的各類報告後,給學堂下進一步指示:“識字班要堅持不懈的辦下去,做好今年秋季學生大量入學的準備!”在南郡的時候,也是百姓第一茬收成過後,心裡有底之後才大量讓自家孩子進學堂的。
處理完太守府的事情後,沈川快馬加鞭趕往金城,拓跋超等人還在金城等自己呢。
“老師!你這又耽誤了好幾天,要是鍾刺史生你氣不答應你的請求怎麼辦?”歇息時分鄧艾擔心的問道。
“不同意就不同意唄,反正還有徐晃和曹真的三萬大軍在呢,這只是個預備。”
沈川對鍾繇是什麼想法還真不知道,真要是鍾繇不同意那就算了,不過他要是不同意,那就要在金城東邊多留點心思了,他知道這些屯田地區有多重要,明年他刺史府手下十萬大軍的口糧就在這裡!
趕到金城的時候,栓柱在城門口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