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們還排擠、打壓你們家?過不了多久,就該你家排擠他們了,來看看這鉛筆用著咋樣?”沈川說著丟給姜維一支削好的鉛筆,自己拿起一支在紙上寫寫畫畫。
沈川寫了幾個字後把手裡的鉛筆一丟,有些鬱悶:造紙作坊還不能開工,沒有廉價的紙張,這鉛筆也沒多大用處,又不能在竹簡木牘或者絹帛上書寫。
姜維學著沈川的姿勢握著鉛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後,眼睛一亮。
“先生,這裡面明明是炭黑,為啥要叫鉛筆?”姜維用指甲摳著鉛筆尖不解的問。
“你叫他炭筆也行,早先實驗的時候用的是鉛粉,就叫鉛筆了,後來懶得改。”沈川隨便解釋了一句。
“這是好東西啊!比毛筆寫字快多了,不用磨墨,還方便。”
“想要的製造方法的話去找學堂要,他們那還有黑板、粉筆的製作方法,哦,還有造紙,以後有關文教的物品都由學堂掌控,他們正找合夥人進行合作生產呢!”
“學堂還經營產業?”姜維瞪大眼睛問。
“廢話!你知道維持學堂的開支有多大嗎?不給他們找點兒收入怎麼行?”
學堂想要發展壯大,只靠沈川一個人往裡砸錢可不行,行政撥款更不靠譜,現在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讀書人都出自世家豪門,他們對沈川創辦的對黔首開放的學堂恨之入骨,肯定不會同意官府撥款給學堂的,所以沈川就讓學堂想辦法自力更生,文教用品生產只是皮毛,以後的各類技術研發才是學堂屹立於世的根本。
“今天叫你來就是想讓你回去帶個話,我準備擴大學堂規模,向全天下招聘任課教師,問問你們姜家有沒有人願意來。”
姜維皺著眉頭道:“先生,學堂現在還空蕩蕩的呢,你還要擴大規模?”
“對!南郡學堂建立的時候比這還空蕩蕩,現在什麼樣了,人數已經多到需要限制招生的地步了,涼州的學堂需要提前準備。”
沈川沒告訴姜維,涼州的學堂可不僅僅是教授孩童讀書寫字,它的功能、作用多著呢!
“我回去問問吧,先生不要抱多大希望……”
沈川無所謂道:“我是見你們姜家配合土地改革才提前告訴你這麼多的,願不願意絕不強求,要是心裡不情願的,學堂還不願意收呢!”
現在小夥伴們都已到齊,沈川的一些計劃可以開始實施了,沈川首先對學堂進行各項改進,把基礎啟蒙教育和後面的跟進教育分開,增加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術研發職能。把教育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學以致用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