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長遠計劃,短期還是在天水上邽附近,涼州地域廣闊,但是氣候乾燥、寒冷,只有河流灌溉的地方才能種莊稼,只能由點到線的發展,不能向中原那樣全面鋪開,聯通西域的絲綢之路我認為不能荒廢。”
曹操嘆了口氣道:“隨著中原戰亂不絕,朝廷對隴右以及河西走廊一帶的控制力極其微弱,地方官府和異族矛盾重重,一路上盜匪、山賊多如牛毛,商路已經基本斷絕了,要不是前一段時間平定了羌族叛亂,河西走廊一帶就要脫離中原管控了。”
“大哥不必嘆氣,現在北方已經平靜,涼州一帶的地方勢力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了,我準備以上邽為起點,先讓天水富強起來,然後再慢慢向西推進,要不了多久,整個涼州都會好轉的,絲綢之路一旦再開,和關中、長安連線起來,這個西部就是一個整體了,整體實力將會得到極大提高。”
曹操沉思了良久,拍了拍沈川的肩膀道:“既然二弟想再幹一番大事業,大哥支援,你那些各種改革計劃直接拿到中原也行不通,先在涼州實驗一下成敗也好,可是你那計劃大了些,漢中這些人口可不夠。”
“大哥,這些都是以後的長遠計劃,漢中的人口能把上邽、平襄一帶繁華起來就行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我先用兩年把天水郡變成北方第一富庶之地再說,到時候大哥你就可以看看有哪些成功的改革措施可以在中原慢慢試著推廣了。”沈川對曹操保證說。
當初曹操做出遷移漢中百姓的決定的時候,沈川就向曹操保證過要把涼州變成北方最富庶之地的,這個可是曹操把漢中百姓交給沈川的直接原因,不管沈川其它的計劃是什麼,這個目標要實現。
沈川選擇把第一批移民安置在上邽附近是有長遠規劃的,可不僅僅是因距離漢中較近這麼簡單,就連沈川告訴曹操的聯通絲綢之路都是沈川長遠規劃的一部分。
自從沈川離開南郡後,就在不斷設想、構思一個長遠系統的規劃,天水郡上邽城只是一個開端,漢中移民只是一個契機。
沈川的大計劃說的長遠高尚點,就是大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墮落的世家門閥勢力,努力改變華夏即將迎來的黑暗歷史。
從小的自身利益來說,沈川的計劃就是迅速提高自己的自保能力,面對即將到來的來自世家的打擊報復。
按照沈川對三國時代的瞭解,赤壁之戰後,特別是三國鼎立之後,內部矛盾才是困擾三大政權根本。
不過沈川的出現,使曹操對世家的態度變得有所強硬,而劉備、孫權和世家的關係明顯變得親密許多,這對曹操很不利。
從劉備在赤壁失敗後還能比歷史上更早的取得益州,以及孫權在長江北岸的策略調整,沈川明顯感覺有些不對勁,似乎有一個巨大的陰謀正在醞釀。
沈川來三國也不短時間了,在南郡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弄出了許多新鮮事物,雖然讓沈川得到了曹操的無比信任,也為沈川帶來了不少各種收穫,但終究還是小打小鬧,沒能成氣候,反而引起了世家門閥的集體仇恨。
曹操的話不錯,要不是曹操在背後保護,沈川早就被世家五馬分屍了,沈川也知道曹操應該沒幾年生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