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曹操這麼說,沈山衝著他投過去了同情的目光。
“二弟,你說我這個魏王當得看起來風光無限,如今卻被小小糧草束縛在那兒,今日那些世家能用糧草讓我為難許久,明日這些世家便會用其他的辦法來為難於我。”
曹操說著擔憂了起來,沈川透過洞察之眼看清楚了曹操的擔憂,此次漢中之戰糧草的問題,讓曹操看到了世家的手腕以及一些作風,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那些世家雖然表面上歸順了曹操。
但是這種歸順是在曹操沒有侵犯世家利益的前提下,一旦遭到侵犯了世家的利益,那麼這些世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拒絕。
“大哥,我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沈川看著曹操說道。
“你我兄弟二人有什麼話不能講得直說。”
“想必大哥透過這漢中之戰以及惆悵的事情,也看到了世家真正的嘴臉,大哥肯定也是想將這世家除之而後快。”
沈川看著曹操說道。
“二弟啊,你說得不錯,我之所以能夠打下如此龐大的地盤,其中的原因便是我招賢納士重用人才不問身份,可是隨著我的地盤越來越大,我便發現單單靠著我招來的那些身份低微的人,根本沒有辦法治理如此廣袤的疆域。”
“我自身便出身於世家,也非常明白世家便是天下紛亂的根源,可是這些世家的勢力太大了,他們在當地太過於根深蒂固,尤其是那些名聲好的世家。”
“就如同那孔融一般,他仗著自己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在朝堂之上為所欲為,數次激怒於我,就這樣我想殺他,還因為他是孔子後代的原因一直不能動手,直到他說出了母親只不過是孩子的一個容器,我才能趁著不孝這個名聲把他殺了。”
曹操說完長嘆一口氣,沈川看著曹操的樣子,彷彿蒼老了許多,沈川知道曹操自從孔融這件事之後,便明白了這些世家人是真的不好對付。
要知道當初曹操為了北方的安定,派出張遼徵烏桓的時候,孔融在朝堂上公開嘲笑曹操不自量力。
不但如此在北方出現饑荒,曹操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下令讓民間以及宮廷禁止賣酒和釀酒來節約糧食的時候,孔融依舊是出言反對。
這幾種做法,如若換作是一個出身卑賤之人,或者說是沒有什麼靠山和名望的小世家,曹操早就已經將此人殺了,可是孔融偏偏是孔子的後人,曹操想殺而殺不得。
最後還是因為孔融自己將脖子伸過來,讓曹操抓住了不孝這個把柄才把孔融斬殺。
“大哥,其實我們對付世家不僅僅說只能依靠暴力手段,我們還可以依靠其他的手段。”
沈川看著曹操笑著說道。
“你說的意思我都懂,這也是為什麼在你種棉花弄羊毛以及搞出南郡交易所等等一系列,我並沒有反對,我出身世家,自然明白世家都是趨利之人,既然趨利之人,那麼便用利益將他們控制起來,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可是我現在擔心的就是我的年紀大了,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我走了之後曹丕能夠將我打下的這一片基業守住嗎?或者說曹丕鬥得過那群人精嗎?”
曹操說這話的時候眼中充滿了擔憂。
“大哥放心,有我在。”
曹操聽到沈川這麼說滿意地點了點頭。
“好了,大哥,別想這些了,南郡那邊送過來的第一批糧草,估計快要到了,不知道大哥那邊夠不夠,如果不夠了我再讓他們收一點。”
“夠了,馬上就要秋收了,這幾個月劉備肯定不會再次出兵,咱們現在要操心的是秋收的事情,秋收的糧食一旦打出來,咱們再堅持一年也夠。”
秋收之前雙方都不會打仗,這是古代戰爭,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畢竟整個古代華夏的社會主要以農業為主,而秋天又是農業最主要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