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等上當調兵支援皖城,那麼到時候合肥必然空虛,孫權帶著眾人偷襲,合肥必然不保。”
“正是如此,一旦合肥有事那麼那麼徐州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而主公此時大部分的兵力又在漢中與劉備交戰,根本就沒有辦法支援,一旦徐州落入孫權的手中,兗州等地也必然受到威脅,這不是主公想看到的。”
張遼說到這裡,上前一步來到牛金背後的那幅地圖上看了一眼地圖,而後轉過身緩緩地說道。
“那我們該如何?如今我們已經收到這份信件,如若不告訴皖城將軍,那麼到時候孫權真的攻打皖城了,那我們該怎麼辦?”
牛金現在擔心的便是孫權突然攻打皖城,最後皖城丟失,到最後曹操一旦追究起來,查到張遼他們在幾日之前便得到了情報,孫權會攻打皖城,那麼曹操有非常大的可能會治他們的罪。
要知道曹操的律法,尤其是針對戰爭的律法是非常嚴苛的,比如戰場上守城的將軍一旦棄城而逃,其家中九族,基本上都要被誅殺。
這也是為什麼整個三國的歷史上,很少有曹劌的將軍選擇投靠孫權或者劉備的原因,哪怕是選擇投靠了,也是被形勢所逼,或者是因為其他情況。
而那些直接開城投降的一般都是曹操,剛剛收復這片地方人手不夠,只能讓原來的將領繼續管理,就比如之前的涼州天水等地的將領便是如此。
這也是為什麼在曹操得知天水等地的將領投靠劉備的時候,他一點都不覺得新奇。
“如果走陸路從合肥到皖城,那麼等我們到了孫權也將皖城拿下了。”
張遼看著牛金緩緩地開口說道。
“那按照將軍的意思是我們走水路可是走水路要出長江,以我們現在在合肥的這些水師想要順江而下,豈不是更加困難。”
曹操的水師土地基本上都在江夏而,江夏的水勢想要調動起來,真靠張遼手中的這一封信件是不夠的,需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孫權確實要出兵皖城,這樣才能夠調兵。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我們就利用這個時間差,以最快的速度開鑿出一條道路。”
張遼看著牛金說道。
“張將軍這開河走路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按照信上所寫的,咱們只有短短七日時間夠嗎?”
“如今正值秋雨時節,合肥等地已經連夜多雨,不少河流已經暴漲,土地也鬆軟無比,開鑿起來也非常方便。”
“那這件事情要不要告訴李將軍?”
牛金所說的李將軍便是早期,就跟隨曹操的李典也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而李典跟隨曹操,則是自始至終而張遼則屬於半途加入的武將,他先是投靠了董卓,而後又投靠了呂布。
雖然這件事情在曹操看來都不是事,但是在樂進和李典二人的眼中看來卻渾身的不給勁兒。
不但如此,張遼在北方刀劈踏頓單于立威於當世,而這件事情讓張遼的軍功爵位超過了李典,李典對於這個晚來的武將卻能居在自己頭上,很是不服氣。
最讓李典生氣得一點便是張遼和張飛關羽生前的關係非常要好,甚至當年關羽能夠歸順曹操也是因為張遼的勸說。
“告知他吧,畢竟主公讓我與他一同守著合肥,如果不告知他,我二人的矛盾豈不是更嚴重?”
其實張遼是非常理解李典的,此時的地位就相當於後世跟著老闆一起創業的員工,李典當年跟著曹操可以說是風裡來雨裡去,什麼樣的苦日子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