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聽說那劉備在佔領益州之後,通告益州所有百姓,但凡受到上官欺壓者皆可向州郡狀告,如若州郡不理,則可親自到劉備面前狀告,難道你沒有想過去找劉備狀告嗎?”
沈川想起了劉備進入益州之後頒佈的律法,而後問道。
“想過,可是將軍覺得那人既然敢屠戮我的父親,難道害怕我去狀告他們?不瞞將軍當初在得知家父被殺之時,我曾經想過去找那劉備狀告,可是誰曾想我還沒出得了縣城,就被眾多衙役死死圍困,並且他們將我打暈丟入了山崖當中,如若不是老天保佑讓我中途醒來,此時恐怕我早已是那山中野狼的盤中餐。”
從古至今,不少帝王在登基之時為了體現愛民都會頒佈一些對百姓有利的律法,其中有一條便是允許百姓在遇到不公平的父母官職時進行上告,可是從古至今,除了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外,很少有人將這一條徹徹底底地貫徹下去。
之所以難以貫徹下去,其根本原因便是古代的官場講究的是關係以及官官相護,當一個縣令出問題的時候,其頂頭上司知府很少有人想到去徹查縣令,而是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將狀告之人遣返而走,如果狀告之人識趣,那便能領得幾兩碎銀,如果狀告告知人不識趣,那面對他們的便是如李猛一般的下場。
而朱元璋之所以受百姓擁戴,其主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在其登基之時便頒佈了大誥,並且朱元璋規定,但凡百姓高舉大誥進京者沿途官員一律不敢阻擋,當然,曾經也有不少不怕死的,官員認為朱元璋的這種做法與普通皇帝一般想盡辦法將告御狀之人阻攔,可是最終被朱元璋發現,阻攔之人也被朱元璋剝皮草食之刑,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阻攔百姓進京告御狀,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深受百姓愛戴。
可是他卻徹徹底底的得罪了權貴階層,從而被那些掌握輿論口舌,能夠修撰史書的文人們在史書之中批得體無完膚,痛不堪言。
而朱元璋實行大誥是在驅逐韃虜,恢復中原之後尚且如此,而劉備如今只佔領著一個小小的益州,又豈能逃過那些世家之人的法眼,所以這三好想要越級告狀根本是不可能的,而沈川也透過這件事明白了李猛原來與劉備的勢力是有仇的。
“那我命令你帶著三千人前往漢中調集糧草,你可敢?”
沈川看著李猛問道。
“回沈將軍話敢,只要能擊退那劉備還漢中百姓一個太平,在下什麼都敢。”
“哈哈,好,那到時候這押送糧草一事就由你來帶路。”
沈川大笑著看著李猛說道。
“只是不知沈將軍打算讓在下何時出發?”
李猛看著沈川問道。
“不急等時機成熟之時,我自然會告訴你,好了,你先下去吧,我與士載有話要說。”
李猛收到沈川的命令之後,當即轉身離去。
“老師看此人如何?”
李猛走後,鄧艾上前看著沈川,問道。
“此人與劉備有仇,並且出身獵戶有著一身好身手,值得信賴。”
“對了,老師有一事我忘記告訴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