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曹丕不知道的事情,程昱卻是十分清楚的,他知道如今曹丕的世子之位之所以能夠被曹操擬定下來,其中沈川的功勞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如若當初沒有沈川的勸解,恐怕曹操還在曹丕,曹植兩人之間來回糾結。
“公子多慮了,如若他真的不想讓公子繼承魏王之位,或者說沈川有其他的想法,恐怕他今日會舉薦曹休為鎮守漢中的守將,而不是引薦公子。”
“正是因為今日他舉薦了我,才讓我覺得更加詭異,要知道那徐晃本身就出身卑賤,在軍中雖然有著不小的威望,但是其地位依舊堪憂,哪怕是夏侯將軍被斬的時候,眾人也是推舉張合為將,而沒有人推舉徐晃。”
“而沈川這麼做不就是在提高徐晃的地位嗎?如若他真的在我這一方,那為何不讓張合將軍留下呢?”
程昱聽到曹丕這麼說,直接無語了,但是他又不能直接表現出來,畢竟在他眼前的這個人可是曹操指定的繼承人,一旦自己有一句話或者有一個表現做得不順意前人的意思,那麼在曹操歸天之後,他以及他的家族就會迎來清算。
“公子,我想是公子多慮了,有一件事兒不知公子是否知曉。”
思考再三,程昱決定將沈川勸曹操立曹丕為世子這件事情說出來,之前沈川在勸阻曹操成功之後,程昱便想讓沈川直接告訴曹丕,只不過被沈川拒絕了,在沈川看來,如果他這麼做了,就顯得他有點做作了。
況且他勸曹操立曹丕為世子,也只不過是為了穩定曹家宗室那些人惶惶不安的心,免得他們在前方打仗流血,後方的宗室窩裡鬥得不停。
堅固的城池往往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一旦內部出現大規模的內耗和鬥爭,那麼這個勢力再強大,久而久之也會變得羸弱不堪,就如同袁紹一般,到死都不知道該立誰為世子,搞得袁家的袁譚和袁熙二人為了爭奪這繼承人的位置大打出手。
以至於錯失了爭霸天下的最好時機,而沈川自然不想看到曹操重蹈袁
紹的覆轍,所以在對立繼承人這件事情上,對曹操加以勸解和引導,而曹操也明白沈川的良苦用心,也就答應了這件事,畢竟曹操原本就打算立曹丕為世子,只是沒有拿定主意罷了。
“不知先生所言是何事?”
曹丕一臉疑惑地看著程昱問道。
“公子之所以被魏王擬旨立為世子,皆是因為沈先生對魏王的勸導,如若沒有沈先生的勸導,恐怕此時魏王還在公子與三公子之間糾結。”
“什麼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曹丕聽到這話之後明顯地震驚了,充滿了不可思議之色,死死地盯著眼前的人。
“我說如果沒有沈先生的勸導,魏王是不會下旨指定公子你為世子的。”
程昱話中的意思非常明顯,那就是如果沒有沈川曹丕根本就不可能擁有現在的位置,哪怕是有了,也要等幾年之後了,反正不會是現在。
這一點對於曹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要知道早一日確定繼承人的身份,那麼就可以早一日拉攏一批自己的班子,這樣一來曹丕一旦接替曹操的位置,做一些事情就比較方便了。
“為何這事從來沒有人向我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