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約你說得不錯,夏侯惇的手上現在大概有八千五百名士兵,不但如此,現在孫權又對合肥虎視眈眈,也就是說我們根本沒有任何力量從南方調兵過來。”
“那老師現在到底該怎麼辦?”
鄧艾聽到二人的討論上前問道。
“伯約現在,城中大約有萬人我給你三千你能守祁山多久?”
姜維聽到這話之後愣了一下。
“二十天。”
“夠了。”
沈川看著姜維說道。
“沈先生二十天真的夠嗎?一來一回還有糧草運輸,我怕趕不上呀。”
“不夠也得夠,你就是這次隴西之戰的攻城者,當然如果提前被攻克,我也不會怪你。”
“眼下這種情況一旦後方出現問題,不單單是隴西就是漢中,軍心也會受到影響,畢竟我們在漢中戰場已經處於失利狀態,此時魏王雖然已經到達漢中,但是我並不看好魏王能夠戰勝劉備。”
對於這一點沈川是十分了解的,歷史上在夏侯淵被斬殺之後,曹操就沒有能夠在漢中力挽狂瀾,甚至說這個曹操與劉備這一生最後一次交戰,皆是以曹操失敗而告終。
要知道之前曹操與劉備的交戰,曹操可是戰勝了劉備大半輩子比如當初劉備鎮守徐州之時,曹操拿下徐州劉備敗退,之後劉備來到荊州之時,曹操攻荊州,劉備敗退此時漢中之戰是劉備這一生的高光時刻,也是曹操對劉備戰爭中唯一一場敗仗。
沈川緩緩地看著姜維說道,姜維聽到沈川這麼說眼中充滿了疑惑,他實在無法相信沈川究竟是如何信任他,這個剛剛加入曹軍不久的人的。
“伯約我相信你一定能守得住,你要記住這二十日你能守則守,如果不能守那麼就退去,千萬不要為了守城搭了自己的性命。”
在沈川看來祁山城丟了沒什麼,隴西失敗了也沒什麼,但是如果像姜維這樣的人才損失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隴西,那麼他將是痛心疾首,畢竟縱觀整個三國,能與姜維相提並論者又有幾何?
三國曆史之上,能與姜維,孔明司馬懿三人相提並論者,可以說少之又少,畢竟古代的謀士分為很多很多種。
有一種模式是隻能出主意,但是拍板的決策權在主公手中,這也是為什麼袁紹在有許攸田豐那樣的優秀謀士之時,還能有官渡之敗的原因,而古人的武將在沈川在這裡待了這麼長時間後,也發現這些武將並不是像中描寫的那般有勇無謀。
也並不是所有中描寫的那般,只是只知道喊著口號往前衝的匹夫,這些武將大多數都有自己的謀略,而所謂的謀士也只不過是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智囊團罷了,說不好聽一點,只不過是一個秘書團隊放在後世,秘書能有替老闆做決定的權利嗎?
而整個三國曆史上又能帶兵打仗,又能出謀劃策的謀士,可以說是屈指可數姜維算一個諸葛亮算一個,司馬懿算一個,雖然沈川看不起司馬懿覺得是他禍害了華夏,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司馬懿的才華。
“沈先生儘管放心,後方這祁山城交給我,城在人在城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