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顯然年輕時的張亮也許有些想法,所以這一次才猶猶豫豫,既沒有參與進來,也沒有在事前告發。
李義府的後半段話也很好理解。
侯君集想要造反必然要聯合皇室中人,否則僅憑他自己是肯定不行的。
而在那日造反之後,自己搬出東宮再也沒有回去過,在有心人眼裡幾乎便是板上釘釘了。
就在此時,李義府突然跪在地上,如泣如訴道:“殿下,鄅國公後來警告過臣,要是敢透露此事臣就死定了,現在臣告訴了殿下,還求殿下保臣一命啊。”
李承乾狐疑道:“不對啊,按照你這麼說,此事應當是你自己推測出來的,鄅國公又怎會知曉你的存在?”
李義府呼吸一滯,頓時傻眼。
怎麼知曉的?
那不是因為派人朝著蘇府扔紙條了嘛......
可顯然這話李義府是打死也不敢說的,只能慌忙解釋道:“因為張慎幾,他後來酒醒了回想起此事,擔憂之下告訴了鄅國公,於是鄅國公便找上了臣。”
是這樣?
李承乾並不是很相信李義府這番說辭,不過他也沒有揭穿。
無論是李義府與張亮狼狽為奸還是各有想法,都已經無所謂了。
反正這倆人,沒一個好東西。
李義府是純純的政客,為了目的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
又因為其硬實力不行,所以總是搞鑽營那一套。
至於張亮,這個人就很奇葩了。
完全被‘膽小’二字貫穿一生。
早年隨軍征戰時,棄城而逃,被敵人嚇呆等事例極多,後來又被一個女人治的服服帖帖。
想到這,李承乾突然八卦了一句:“李氏與張慎幾是什麼情況?”
這個問題的來源還得從李承乾在後世看見的記載說起,記載說李氏生性淫蕩、驕橫,張亮對其又愛又怕,後來李氏又與旁人私通,張亮又把此人收為義子,取名張慎幾。
說實話,這操作就很離譜。
“啊這......”
李義府沒想到李承乾會突然問這個問題,呆了兩息後,才眼神帶著嚮往道:“原本張慎幾隻是長安城內一男伶,長相頗為白淨,李氏看到後色心大起,與其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