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邸,正廳。
李承乾坐在太師椅上,打量著站在面前的青年。
一身乾淨的素衣,頭髮利落的披在背上,星目劍眉,整個人看起來朝氣蓬勃。
這是李承乾穿越而來這麼久,見到最為符合後世小鮮肉的古人。
主要還是勝在一個白字。
薛仁貴本名叫薛禮,仁貴是他的字,614年出生,至今21歲。
如果沒有外力干擾,他應當是在貞觀末年才投軍,隨徵高麗等。
不過可別看著他現在年輕就小瞧了他,其家學足以用淵源二字來表示。
曾祖父薛榮、祖父薛衍、父親薛軌,相繼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走出門去道一句我河東薛氏見證不少王朝興衰,那都不叫吹牛逼。
當然,也正是因為從小有著不一樣的教育,才讓薛仁貴投軍之後履立戰功。
三箭定天山有不少人聽過,那‘良策息干戈’‘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這些典故呢?
征戰數十年,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
面對這樣的潛力股,李承乾說不激動那是假的。
好在穿越而來後見過不少歷史名人,連四大宰輔都直面硬剛了兩次,他也逐漸養成了些喜怒不形於色的氣度。
“仁貴,坐。”李承乾淡然開口,目光中帶著一絲審視。
“某,謝過殿下。”薛仁貴有些緊張,拱了拱手端正坐下。
李承乾輕聲道:“仁貴應當知曉孤尋你所為何事吧。”
薛仁貴點頭,回道:“聽說是因為殿下有五百青壯,需要找可以領兵的將領。”
“哈哈,那是之前。”李承乾微微一笑,挑眉道:“現在已經有一千人了。”
說到這一點,李承乾還是忍不住有些開心。
雖然比賽過程有些不夠公平,但畢竟自己招的青壯先前都是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而宿國公程咬金那邊怎麼也是有著軍旅經驗計程車兵,雙方半斤八兩吧。
真正讓他感到開心的,還是青壯們的實際戰力。
多方驗證下,白虎營確實比新兵營要更強上一些,這無疑證明他的練兵之法有效果。
膘肥體壯,軍備精良,這還只是前兩計,也是最基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