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曆任監察御史、員外散騎侍郎、給事中、中書舍人、治書侍御史、諫議大夫、中書侍郎、太子右庶子、檢校吏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令等眾多職位,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宰相位置。
因其工作性質的緣故,外人對他的評價大多是接續鄭國公魏徵的風骨,屢次直言進諫,匡正朝政得失。
但仔細觀其一生所作所為,卻不止如此。
在直言進諫這一方面,馬周不如魏徵。
可在眼光或是思想上面,馬周幾乎可以與三公相提並論。
三公是誰?
就以目前來看,只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三人能擔得起這個名號。
唐朝的三公確實是虛職,不復漢朝時期位高權重。
但這就是看輕的理由嗎?
要知道文武百官成千上萬人,為何只有他們三人能擔任這一職位。
有種說法,叫做三公,論道之官也。
論道,是與皇帝論道,是輔佐皇帝理順思想上的矛盾,討論古今興衰,商議國家大政方針、探討未來國家發展戰略。
不必擔任什麼具體事務性職務,這種思想上交流才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而馬周的許多諫言,就無一不體現了目光的前瞻性。
這種人放在後世,也能隨隨便便輕而易舉的獲得成功。
是以,沒想到會有這般收穫的李承乾頓時來了興趣,心中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這個人,不比程咬金的作用小啊。
“讓馬御史......哦不,馬司卿來乾莊一趟,就說有要事相商。”李承乾昂首道。
“是,殿下。”小安子領命出門。
一個時辰後......
馬周風塵僕僕的出現在李承乾面前,並不顯老的臉龐上掛著淡淡的疲憊。
“馬周,見過太子殿下。”馬周拱手行禮。
李承乾抬手扶起,熱情笑道:“馬司卿不必客氣,近日唐酒司初建事務繁多,還是要多多注意身體才是。”
沒想到殿下開口就是關懷自己身體,馬周頓時感動道:“殿下言重了,臣為陛下、為殿下、為百姓做事是臣的福分,怎敢有絲毫怠慢。”
“哈,事情哪是一天兩天能辦完的,你就聽孤的,還是要注意休息。”
李承乾憨笑一聲,又轉頭吩咐道:“小安子,去備點桑葚果酒來,給馬司卿補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