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就在這你來我往中,把各種酒類品質、口感、釀造過程一一掰扯清楚。
當一切理順,莊民準備動手釀製時,已經是三日之後。
這三日時間,不僅李承乾累得夠嗆,連帶著莊民們也不好受。
殿下親自交代的任務,又花了這麼多時間為他們講解,雖然講得比較乾逼空虛,但那看重此事態度卻是人人明瞭。
是以,當終於等到釀製之際,雙方心中只剩下壓力與僥倖,並沒有意識到這次的釀造會對百姓、對大唐、對歷史造成何等影響。
因為這次釀造的酒類繁多,而且李承乾對口味品質等要求較高,需要時間自然不少,所以在處理完這些事兒後,他把目光放在了第三件事上。
找李泰問問李義府是犯了什麼病。
不過就在他著急忙慌準備出門之時,卻又突然被聞訊趕來的劉仁軌攔住。
“殿下殿下,某有要事稟告。”劉仁軌扒拉著馬車車窗,大喊道。
李承乾掀起簾子,嫌棄道:“你不是在練兵嘛,那方案都寫的那麼細了,咋還有問題?”
說實話,現在他聽見問題兩字就有種噁心乾嘔的感覺。
劉仁軌不在意李承乾語氣惡劣,反而憂愁滿面道:“就是訓練上出問題了啊。”
呼。
又是問題。
真的煩!
李承乾把掀起的簾子遞給小安子,用手撐著腦袋,望向窗外道:“說吧,究竟是何問題?”
劉仁軌連連點頭,不停說道:
“就是出在進山對戰這個環節。”
“這些將士們本就作戰次數較少,更沒有山地戰的經驗,他們進山很容易就迷路了。”
“250人一齊走還好,但另外分散著走的250人,他們完全摸不清方向,很多時候都在原地轉圈。”
“某也畫了輿圖給那些夥長,但因為他們沒有學習系統的知識,作用很小。”
這番說辭,聽著李承乾連連皺眉。
在山裡與在山外的情形肯定完全不一樣,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而且就以唐朝現在的輿圖,哪怕就是平面圖李承乾都看不懂,更何況還是山裡這種地形複雜的圖。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啊。
想到這,李承乾下意識出聲問道:“你沒用沙盤嗎?哦對了,唐......你應該不會。”
沙盤?
前兩個字讓劉仁軌一頭霧水,但後面幾個字就是殺人誅心了。
嘴唇上下蠕動多次,才難受道:“殿下,敢問何為沙盤?”
李承乾想了想,儘量換成簡單的詞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