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那些溜鬚拍馬之徒,甚至可以完全當成一個屁來聽。
可現在說這句話的人是誰?
李靖啊。
一個在玄武門之變都絕不站隊的硬石頭。
這番話雖然不能代表著他站隊太子,但無疑也表明了一點,他已經被太子所折服。
在軍事上折服李靖?
眾臣正襟危坐,目不斜視的盯著李靖,等待下文。
龍榻上的李世民也下意識坐直了身子,撐在書案上的手掌半握成拳。
而後,李靖的聲音繼續響起。
“討伐一事確為太子殿下獨立完成,雖然臣接到訊息後立即派遣部分將士支援,但待臣率領中軍抵達時,党項已經降了。”
“主力都沒看見敵人?”程咬金不敢相信,忍不住插話道。
中軍,就是主力部隊。
以往唐軍打仗,輜重隊等看不見敵人是常事,可什麼時候連主力部隊都這樣了?
“事實如此。”
李靖掃了眼程咬金,又將李承乾破門堅守到最後進城等細節全部講述了一遍,最後總結道:“太子殿下所用計謀皆有跡可循,學過幾年兵法的稚子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但真正難的,是將這些兵法計謀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候運用結合起來,在這一點上,臣都不一定能做得比殿下更好。”
“其次,也是臣後來才從將士口中聽到,在殿下進入甬道之前,劉仁軌傳出的訊息是讓甬道失守在即,讓殿下明哲保身退回岷州城。”
“可是太子殿下他,竟是選擇了最難的路。”
“也許在這一點上,有人還會笑話殿下不知輕重。”
說到這,李靖忍不住紅了眼眶,他道:
“諸位可曾記得為何大唐要討伐党項?”
“是殿下,是殿下他在這大殿內怒罵我等的結果。”
“捫心自問,我最終贊成殿下的建議,確實有著不願被史書記載成大唐兵敗而和親的心思。”
“但是殿下呢?”
“党項並沒有招惹過殿下,史書上的記載與殿下也無礙,他為何要打這一仗,甚至願意冒著天大的危險,用生命去爭取?”
“你們,想過嗎?”
想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