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後世的話來講,李靖這多次‘被造反’的一生,可以用人紅是非多,或者槍打出頭鳥的來形容。
李靖很強,觀其一生也沒有真想要造反的跡象。
為何李世民面對誣告時,會順勢派遣御史查驗?
這其實就是一個十分簡單的訊號,皇帝認為你乾的差不多了,該退就退了吧。
縱觀整個歷史,皇帝與大臣之間永遠是對立的局面。
大臣太強,聲望太高,這些都會影響到皇帝的權力。
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藍玉,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都是因為感覺到無法掌控他們。
所以,每任皇帝其實都有個心理闕值。
像秦始皇與李世民這樣自信膽大的皇帝並不多,他們的個人實力造就了他們的底氣,不僅心理闕值極高,還特喵的誰都敢用。
無論是曾經敵人的部下或是外族人員,都敢封官。
不過從這一方面,也能體現出李靖不愧為是大唐軍神。
後面還有秦瓊、程咬金、李績等等無數名將,但李世民偏偏只防了他一手。
而如果是心理闕值較低的皇帝,那樣的例子在歷史中可太多了。
玩平衡、扶持宦官等等操作,都是自己實力不足掌控朝堂才選擇的下下策。
搞得朝堂烏煙瘴氣,天下動盪不安。
而這,也是每一個朝代都會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
古代能進步的地方並不多,就拿唐朝來舉例。
李淵開國;李世民開疆拓土,全面發展;
(這的全面是真全面,無論船舶火藥還是其他東西,在這個時期都有跨時代的進步,而且無論是查商業還是教育,又都說初唐是黃金年代。)
(寫唐朝真的很感慨,買了十幾本史書仔細瞭解,每章也會查閱無數資料,但每次上網查閱時,就會發現什麼什麼的黃金時代又是唐朝,皇權下放,依法治國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言歸正傳。
包括後來的李治武則天等等,他們能力也不差,延續上一輩的方案,大興科舉,把世家給搞的七零八落。
至此,唐朝皇帝已經把文治武功做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