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城門處的縱深會更加厚實,幾乎能達到十八到三十米左右,形成一條長長的甬道。
這條甬道,就是關鍵。
一個寬有十米,深有三十米的甬道,足以容納數百大唐戰士。
劉仁軌的意思就很直白了,將士守在甬道,不讓党項堵門......
但是,能行麼?
李承乾嚥了口唾沫,房遺愛搶先發問:“這能行嗎?”
劉仁軌果斷點頭,肯定道:“能行,咱們把炸掉的城門豎起來,加上部分將士的隨身盾牌,足以擋住靠近要塞內側敵人的進攻。”
先把城門炸開,再把城門豎在要塞甬道另一側出口,這倒是可以防止住敵人的弓箭射擊。
畢竟是城門,就算再薄,也比一般的盾牌更厚實。
而敵人一旦沒了遠距離大規模殺傷的手段,就只能與唐軍近戰。
十米左右的寬度,接觸面積就很小了。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得就是這種情況。
數百大唐精銳,真不要命的堅守,完全沒問題。
但是......
“外側呢?”房遺愛提問道。
“外側要危險一些,但也能打。”
劉仁軌越說越自然,兩目閃著精光,細細說道:
“外側主要是防止他們從要塞上下來,兩側一起攻擊甬道。”
“但党項自己在要塞下方挖了許多壕溝,其中又埋了不少尖刺,原本是給咱們攻城時製造困難,但現在反而是幫了咱們的忙。”
“臣探查時就發現,原本五道城門的地方都可以降下人來,但他們竟然再堵死城門前,把壕溝全給打通,現在還能降下人來的地方僅有一處。”
“二十米高,十米寬,就算他們不停的降人,兩日時間最多不過數千人。”
“咱們現在有兩千人,分500人去守著甬道,另外一千五百人騷擾降下的敵人,堅守應該沒太大問題。”
隨著劉仁軌的細細講述,眾人也在心中推演著方案的可行性。
內側應該可行。
党項佔據要塞能防守大唐的進攻,靠得就是一手把接戰區域縮小,讓大唐只能打持久戰。
而劉仁軌這一手,直接把交戰面積縮至十米,數百裝備精良的大唐將士,守住這個關隘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