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中。
魏徵端坐,李世民思索。
這也是大佬們獨特的對話方式了,哪怕心中早有腹稿,也會當成臨時想出來的一樣。
半晌後,李世民開口道:“玄成,你對奴婢如何看待?”
奴婢?
魏徵眉頭一皺,回道:“唐律規定,律比畜產。”
李世民點點頭,又道:“朕聽聞,大唐奴婢百餘萬,皆不願生子,可有此事?”
魏徵道:“臣不知,但奴婢產子亦為奴婢。”
“是啊。”李世民嘆了口氣,道:“奴產子亦為奴,這般下去,可有一日奴比人多耶?”
奴比人多?這怎麼可能。
魏徵正要反駁,但突然又想到現在奴婢似乎確實比開國時候還多一些。
唐朝奴婢的來源較為豐富。
比如戰爭中的俘虜、本人犯罪籍沒為奴、被親屬株連、奴婢所生子女、戰場逃兵等等。
來源多樣,但奴婢想要贖回自己卻極為困難,這就導致奴婢數量不斷上漲。
略微一想,似乎還真可能有奴比人多的情況發生。
但,陛下這也想的太遠了吧?
魏徵拱手,詢問道:“不知陛下這是何意?”
李世民沉聲道:“朕擔心有朝一日奴婢過多,會對天下穩定造成影響。”
魏徵一愣,舌頭都打結了:“陛......陛下,這杞人憂天了吧?”
“玄成不也說過,應當居安思危嗎?”李世民一本正經反問道。
思危是這麼思的?
我是這個意思?
李世民的理所當然,搞得魏徵有些不自信了。
其實從整體歷史上來看,後世對魏徵有一定的神話。
魏徵之所以出名,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他懟皇帝身上,並沒有過多其它的著名事蹟。
當然,這也跟他職位有關。
但作為御史出身的魏徵,本就有監察天下的職責,後來更是當上了宰相,可以說是官至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