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靠跑步,靠自己?
眾青壯聞言頓時愣住,武場上落針可聞。
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在他們心底緩緩醞釀,似乎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距離目標竟然如此之近。
彷彿不在虛無,只用伸手便可觸碰。
下一刻,
人群‘轟’得散開,順著李承乾手指的方向便跑了出去。
沒有技巧,沒有章法,全靠一個莽字。
這也是李承乾刻意營造的效果,他要選出這800人中目前身體素質最好的500人。
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沒有留給他們增肥健體的機會。
當然,剩下的人李承乾也不會放棄。
預備營,說白了就是他第二次半年之約的主力軍,只是礙於500人的名額,他們前期不能明著參與正式營的訓練。
最好就是讓他們做盡一切苦活累活,既鍛鍊了身體,又能萌生加強想要進入正式營的慾望。
同時,還可以進距離觀察正式營到底訓練了些什麼。
等他們加入正式營時,教導起來更為順手。
最最最關鍵的一點,預備營的存在還能給正式營帶來一定的壓力。
比如......末位淘汰制。
而按照李承乾自身的總結,訓練共分四項。
第一:體能訓練。
第二:反應訓練。
第三:合作訓練。
第四:拓展訓練。
前三項顧名思義,是基礎專案,很好理解;
第四項拓展的就很多了,比如戰略指導、水戰陸戰、紀律訓練、急救訓練等等等等。
不過就算是這些,也只是李承乾的初步想法。
主要的還是得根據青壯們實際訓練效果,來制定訓練強度與寬度。
就在李承乾心中思索時,武場上跑圈的青壯們逐漸有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