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在某條不知名迴廊上,來福、李承乾向著甘露殿疾行而去。
天上下著綿綿細雨,輕輕地落在迴廊頂上,又聚集為水流滴答落下。
伴著春雨,來福詳細的給李承乾講述了事情經過。
真的假的?
這是李承乾的第一反應。
封建時期啊,還有人敢退皇室的婚?
真當這菜市口的鍘刀鈍了?
還是說,這是創作道路上必須帶上的套?
但,經過李承乾仔細思索後,又覺得此事還真有可能發生在唐朝。
因為唐朝在初期,也就是貞觀年間,其實皇權並沒有後人想象中的那麼強大。
唐朝之後咱就不說了,都知道儒家逐漸佔據主流後,提倡天地親君師,將皇權提高到了極為恐怖的地步。
單單說唐朝之前,無論是秦朝還是漢朝,每一個朝代的建立,幾乎都是鮮血滿地,從南殺到北,從東干到西。
待皇朝建立後,就會發現世家與各地貴族集團基本都被打散,幾乎沒人敢反抗皇室。
而唐朝不一樣的是,國內各種雜七雜八的勢力極多。
五姓七望、山東士族、關隴貴族、江南華族等等不一而足。
這些世家宗族的歷史,長遠點的甚至能牽扯到魏晉時期,實力極為強勁。
這就導致了許多世家宗族口頭上把皇室當成一回事,身體上鳥都不鳥你。
不過這樣的情況也有好處,就是這群人畢竟歷經多朝,相比百姓能力要強出許多,雖然他們都以家族為重。但在吃飽喝足的同時也可以讓皇朝快速發展強大起來,貞觀盛事與他們脫離不了關係。
這就不得不提一句,李世民為政的手段確實強。
但凡換個弱點的皇帝,就無法平衡各方需求,從而唱成獨角戲。
運氣好叫做皇權不下鄉,運氣不好就是傀儡皇帝。
想明白這一點後,李承乾就理解為什麼退婚這種事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別人敬畏李世民,敬畏的是能力,而不是身份。
“殿下,可有對策?”眼見甘露殿越來越近,來福有些擔心道。
“福叔,且放寬心,這婚要能退,孤倒立洗.....信孤便可。”
言語間,李承乾神色頗為自信。
自己那丈人擔心的不過就兩點,一是怕蘇氏被幽禁過得不好,二是怕自己將來被新皇幹掉。
第一點已經解決,至於第二點......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