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經》和華佗行醫手札裡記載的丹方,有不少是妙手偶得記錄下來,沒有經過改良就擱置在那裡的。
說起來這醫書算是樣奇貨可居的寶貝,胡不歸半天不到就連贈兩人,也是慷慨大方的很,只是這次送的時候有言在先,讓季雍幫他想想碧絡丹的藥引。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他胡不歸想不出來,未必季雍就琢磨不出來。
季雍先是用了大約半個小時,就把書裡的丹方篇和華佗手札統統看了一遍,思索片刻,就說道:
“我要改良的丹方是雪芷丹,華佗仙師臨去南瞻部洲之前,贈了許多藥引給我,是一種碧綠色的小粒草果,我當日問過要往何處採摘,見他面有難色避而不答,就沒再繼續追問。“
“札記中還有幾處提及這味藥引,每次都故意隱去出處假筆帶過,你說的那個碧絡丹也在此列。”
“不過華佗仙師每次用到這個藥引,都是在藥香圃煉製新藥。”
“你是說,那做藥引的材料在這藥香圃或許就有?”胡不歸會意問道。
“不錯,十之八九會在這裡。想來這藥引得來不易,是他的秘方,所以不願意示人。”
胡不歸想起山頂上還有個看門的老王,就建議說:“既然是這樣的話,華佗老爺子有個藥童守在這裡,不如去問一問他,說不定就找到了呢。”
季雍搖搖頭,向著山坳某處一指,說道:“你說的可是這位藥童,他年邁糊塗,怕是問不出什麼。”
胡不歸定睛一看,果然是老王扛著個竿兒在那裡打晚棗,滿頭不修邊幅的綠髮長了不少,把眉毛眼睛都蓋住了,造型看上去整個兒一洗剪吹加殺馬特,敲下來棗子也不洗,在衣襟上擦擦,就吃了下去。
“老王!過來!”胡不歸喊了一聲。
老王聽見有人喊他,撩開頭髮看了一回,見胡季兩位仙君都是見過的熟人,一頭扎進土裡施展地行之術狂躥過來。
他頃刻之間就到了兩人眼前,歡歡喜喜問道:“可是我家仙師回來了?”
“還要過些天吧。”胡不歸含糊答了一句。
隨即岔開話題問道:“老王,你還記不記得華佗仙師每次回來煉丹,有沒有專門去什麼地方採過藥?”
老王撓了撓頭髮,苦想半天,方才說道:“仙師一向回來就閉門不出煉藥,十天半月都不出門,我沒見他採過什麼藥回來。”
季雍早知問他是一無所獲,只是問道:“那華佗仙師的丹房在哪裡?可否讓我看看?”
“山上抱廈左首第一間就是,裡面貼了闢塵符,什麼時候都不招灰的,裡面的丹爐藥材都沒動過,仙師走的時候什麼樣,現在還什麼樣,仙君看看就好,可別亂碰我仙師的東西。”一問他話,老王就囉嗦起來說個沒完。
好清靜的季雍受不了這聒噪,嗯了一聲,身形直接消失不見。
胡不歸慢了一拍,等他召出符紙鶴想躲耳根清靜時,衣襟下襬已經被老王牽住,絮絮叨叨的說著話:
“仙君慢走,您知不知道我家仙師什麼時候回來,以前每次仙師回來,都會笑呵呵為老王剪短頭髮才去製藥煉丹,然後放我漫山遍野的玩耍,如今我長髮及腰,仙師卻還沒回來。”
長髮及腰這個詞讓胡不歸暴汗了一下,向老王說道:
“華佗仙師雲遊四方,說不定又去哪裡看病,我先幫你把頭髮剪了吧,不然也擋眼。”
他自是知道無論老王再等上多久,華佗都不會再來。
心下傷感這仙界之大,而惦記華佗下落的,恐怕只有這位老邁昏聵的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