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用神識探查的時候,他就能感覺到古霧露河床上有大小不一的靈氣光點,只是非常微弱,但是和玉笏所發散的如出一轍。
要是在白天可能真就發現不了,但是在晚間萬籟俱寂,心思格外沉靜的時候,就能感覺到。
曹國舅的玉笏板是藍水滇玉,藏身在巨龍竹當中發出的是淡淡藍色幽光,可以用神識掃出是一塊弧形板狀,光芒的皎潔程度比天上彎月也差不了多少。
而古河灘上這些發出的大多是綠色微光,顏色濃淡不一,濃綠色的居多,淺綠色的少,偶爾夾雜幾塊藍的紫的。
藍水滇玉,換成今天的說法就是藍水翡翠,是翡翠裡極少見的一種。
之所以少見,是因為在唐宋年間傳入華夏的翡翠以藍色為尊,隨著市場需求幾乎在當時就被開採殆盡,而這片山谷就是最早的翡翠產地之一,在宋代末年,曹國舅知道南雲多瘴,將玉笏安置在此間驅除瘴氣為造福此間民眾,又移來奇險無比的峭壁作為天然屏障,數百年間從來無人踏足。
光陰荏苒,到清代乾隆年間,因為藍色翡翠的極度匱乏,綠色翡翠才因為帝王家的喜好,慢慢成為了尊貴玉石的代名詞
清代時,採集的主要是霧露河河底的翡翠石料,現在也稱“水石”。為了得到石料,當時人們腰上繫著繩子,一頭系在船上,跳進河裡摸石頭,摸到一塊就憋著氣抱上來。一天下來,採不了多少石料。這種工作非常危險,常常有人溺死水中。所有這些石料都有一層玉璞,也就是行家所說的“皮子”,無法分辨石內是什麼情況。買石料者也只能隨意給價,運到YN再切開石料。如果石內有綠色、紫色,種份不錯,可以加工製作,老行家也叫“石內有玉”,則一夜暴富;若石內無玉,則往往賠光本錢。
據古籍記載,典型的水石,水色極佳,缺點是顏色略淺,濃豔綠色的玉料較少。
而這霧露河古源頭這一處滇玉開採地,因為地貌環境的關係早就完全被世界遺忘,算是未經開採過的處女礦區。
整個河床都是當初遺留下的當時認為價值不甚高的翡翠原石,但是擱到今天那就是帝王綠,玻璃種!
這一晚上胡不歸沒幹別的,所有帶微微靈氣光芒的翡翠原石,盡數毫不客氣的收入地書的空間之內,書中仙為胡不歸清點數目,共計一千九百多塊,好些不起眼的糙黑色石頭,都是薄薄一層皮殼,裡面都是湖水一般濃綠的靈氣寶光。
直至天明時分才收手,至於裡面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翡翠,他自己都想拿多蘭之劍削開幾片看看,但是本著不暴殄天物的原則沒有下手,只是將兩塊靈氣白中帶綠的劣等品放入揹包,打算找個地方去切一切看看成色如何。
一夜勞頓,胡不歸卻沒有困頓之感,又調息打坐了兩個小時,睜開雙眼又是神完氣足,活蹦亂跳,這身體素質早就遠非常人可比。
翌日早上八點。
不少胡不歸的粉絲,在清晨醒來就第一時間開啟胡老師的旅行筆記。
頓時發現他們的主播在一處山野間趕路,腰間兩枚牛角頗為搶眼,對著鏡頭說道:“南雲的山區,在古華夏又被稱之為十萬大山,就因為去峰巒迭出,綿延不絕,十萬大山當中,可謂無山不綠,無峰不秀,無石不奇。”
鏡頭到處,果然是飛泉流瀉,林海茫茫,雲霧繚繞,偶爾可見溪泉山花,胡不歸找了一處山溪洗了頭髮手臉,滿身清爽的在各種難行的山路上履險如夷。
彈幕裡紛紛為美景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