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巖殿下”,能被稱作殿下,自是東方皇室的人了,東方青巖,這個名字郭偉並不熟悉,但郭偉知道東方皇室第四代便是已青命名,比如太子膝下兩個兒子,東方青琪和東方青明。這東方青巖又是何方神聖,郭偉卻不明曉,總不會又是太子殿下不知遺落何處的龍子皇孫吧。
不等郭偉繼續想下去,來人已將大馬勒停,翻身下馬,到了左青三人身前,跪拜了下去,來人卻是衛宏,在郭偉升任校尉後,重樓門處第一都尉便是衛宏了。
左青看明白這這幅情形,也未多說什麼,與青巖各上了一匹大馬。
青巖臨上馬前,用力的捏了捏慶蓮的手,慶蓮終於緩緩點了點頭,已在馬上的左青開口道:“郭校尉、衛都尉,還請送我嫂子去我府上。”
馬下的郭偉衛宏二人急忙點頭應是,左青與青巖就此駕馭大馬,策馬奔向重樓門。
重樓門前的天街一路平坦,二人不多時已到了重樓門下。
左青先一步勒停大馬,輕聲道:“兵來將擋。”
青巖卻為將大馬停住,而是從左青身邊慢慢走過。“水來土掩。”
泰和殿裡,今日朝會再起,高座龍椅之上的東方俊,一身正裝,面目嚴肅。殿堂之上,更是精英濟濟一堂,左列文官之首站著難得到朝會走一遭的當朝大學士泰淵先生。而右列武將的最前位置卻站著東方無涯、東方無乂等龍子皇孫,龍子皇孫之後站著的正是鎮西大將軍楊順。
此事里人司卿李泉已站出位列,躬身站著東方無涯與泰淵先生中間位置,正對著高座臺上的東方俊,只是躬下身去的李泉,僅僅看到了東方俊今天穿了一雙軟皮尖靴。
“陛下,天狼公子於國確有大功,但他年紀過幼,尚未及冠,若授予侯爵,恐與國情不合。”
與泰淵隔了幾個人站在一旁的高東,這會卻站出來反駁道:“李大人此言差矣,單是殿上站著的幾位王爺,哪個不是少年便有了郡王之爵,天狼公子此番有為我帝國開疆擴土之功,封侯又有何不可。”
“高大人說的這叫什麼話,王爺們都是皇室血脈,封侯拜王自是可以,但天狼公子畢竟不是東方皇室子嗣,如何能開這般先河。”
其實今天之所以會由李泉來出頭阻撓左青封侯之事,一則是里人司的職責所在,二來這其實是東方無乂特意向李泉求來的。至於東方無乂為何會有這般請求,還要說道東方無乂與青巖當時在卞州往京都路上,一番對談。
原本李泉與高東,二人身份並不相當,但李泉在京中一直很是低調,而高東雖然行事並不張狂,而且生活很是簡單樸素,但位置到底有些敏感,而且高東時常會在並不頻繁的朝會上作出驚人之語。雖然大多是與民生相關,卻到底不是朝堂上諸多公紫貴人樂意聽到耳朵裡去的。
只是李泉、二人的爭論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東方俊開口了。
東方俊直接點名楊順:“楊將軍,左青封侯這件事,你如何看?”
一直閉目假寐的楊順,雖然一副老態龍鍾的樣子,但是殿上站滿的公卿中,無人敢小覷了這位老將軍。
“臣啟陛下,帝國卻未有少年封侯之事,但吾皇天威,自當開天闢地,休說小小的封侯,便是王爵又如何,今日有一個左青為帝國功勳卓越,帝國封已侯爵,來日自會有第二個張青、王青為帝國前仆後繼。”
楊順說到這裡便住了嘴,話語中的意思卻再清楚不過了。楊順的表態倒是是的泰和殿裡死寂了一瞬,要知道楊順戎馬一生,為東凌帝國之付出絕不比任何人少了去,但也從來不曾有人提出要對楊順封侯拜王的事。
道理倒是也說得過去,高祖皇帝一朝,任免官員或是擢升爵位很是謹慎,不要說得勢與高祖皇帝座下的楊順了,便是泰淵先生也不過一介布衣身份。
但是楊順的表態仍舊牽動了泰和殿了很多人的心思,高座龍椅上的東方俊表情卻仍舊毫無變化,待楊順說完之後,東方俊再次開口。
“淵師,您有何看法?”
東方俊對泰淵先生一直使用尊稱,這許多年來,不曾更改一分。泰淵先生卻不是那般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人,在東方俊開口之後,當即走出佇列,向著東方俊稽首回應道:“臣啟陛下,左青此子,自小在宮中長大,又深得陛下隆恩,此番有此等大功與朝,卻該封賞一二。封侯也罷擢升品階也好,都是陛下的安排,但臣私下以為,左青尚且年幼,未必能完全理解陛下心思,不若將左青召喚到殿前,陛下親自問他一問。”
泰淵先生說完,卻沒有就此回到佇列站好,而是就這樣恭恭敬敬卻有身軀筆直的站在殿前。
東方俊再次坐直了身子,向著泰淵先生抬了抬手:“淵師所想與朕一般無二,朕此前已著禁軍衛士傳喚左青去了,諸位愛卿且陪朕一起等待一二吧。”
東方俊說完這些,再不開口,泰和殿裡也再沒了雜聲。
而左青與青巖兩人兩馬已經過了重樓門,即將抵達泰和殿前臺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