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頭疼最模糊的一塊設定總算理清,可以說服自己了。
根據這個,又把前面幾場大戰鬥的邏輯重新安排了一下。
再也沒什麼“空間頻率”之類蛋疼的東西,大片說明可以直接丟掉了。
說明文警告。
原文:無處不在的頻率界限,有點像無線電頻段的限制。
如果雙方的意識頻率範圍沒有交集,則無法完成“對話“。
——意識頻率——
個體的意識頻率具有兩個維度:角度,力量深度。
同一時間,一個人的意識可以處於複數頻率上。在虛界頻譜中,他的意識頻率是有面積的。
——頻率界限——
存在於頻率之間的阻礙。
單純提高力量規模或密度,無法突破頻率界限。
一個大致簡化的結果是:個體之間相互的深層影響=力量規模*雙方意識頻率重疊的面積。
——背景音——
群聚的意圖相互共振,在範圍內產生一個背景音,影響同物種的意識頻率。
所以正常人的意識頻率,由兩部分組成:。
因為人類的初始頻率是在和“土地背景音”的共振中形成。所以原住民的“初始頻率”和“背景音”之間,往往存在大面積重疊。
因為背景音時刻存在,所以“歸零”無法驅散它。
——改變頻率的途徑——
途徑1、巫術
透過某種調頻儀式,或者他人的精神導引,進入\退出特定頻率。
一種跳躍式的探索。
例:“歸零”;柯林的“溝通儀式”;魔鬼的捕獲;阿雷西歐的“異鄉重現”。
途徑2、虛界探索
在虛界中向探索移動時,可以改變意識頻率。因為座標=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