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讓我想起現實的契機。”
希爾佩特之所以迷失在虛界,並非心智脆弱所致。而是因為她長期抑制自我,疏離生活,對“現實”的感受太過薄弱。
在這夢境般的深潛中,她輕而易舉地丟失了對物質世界的印象。
所以現在,燈女需要一枚記憶的種子,來進行現實重建。
“有人說遺忘自己的初始點就等於死亡,進而淪為只在夢境中閃爍的幽靈。”燈女低頭笑說:
“那麼現在,我大概已經死去了一百天。”
“當如果這就是燈女的死後世界……也許還算不錯。”說這句話時,希爾佩特的語氣複雜。
如果向辛西里角度的虛界頻率探索,會找到以前死去的燈女嗎?
可惜,現實還有太多事等著她回去做。
“我們來交換吧。”燈女說道。
交換內心的成像結果。
形象中蘊含了座標資訊,而現實形象中也就包含物質界座標。足以喚起那些暫時沉淪到內心深處的感受,進而完成現實重建。
“怎麼做?”
“精神導引。”
說話的同時,燈女握住了他的另一隻手。柯林手上包覆的心之殼早已剝落,所以,希爾佩特直接觸控到了什麼。
這不是肉體的接觸,只是精神上的共振。
……雖然聽起來更私密,也更危險。
哪怕是以探索虛界為食物來源的第一類世系,一個學徒一輩子大多也只會經受兩次精神導引:
在踏入旅途前接受“地圖”,以及從旅途中歸來時,向後輩交出自己一生積累的“地圖”。
但是,柯林心想,燈女會不會因此從自己的內心中看見什麼呢?
“不需要擔心那麼多。”
似乎察覺到了柯林的猶豫,希爾佩特輕聲低語:
“我們仍會相互保留秘密,因為精神導引也不過是殘次品。”
“你想象中那種能讓人們心靈相通的交流,其實永遠不會出現。”
燈女緩緩說出了下一句話,但聽不出她話中的情緒,不知她對這個事實是感到悲哀還是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