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又是一個像鎢一樣,明明聽著很耳熟,讓人以為自己已經足夠了解,到頭來卻根本不知道怎麼獲得的存在。
最高等的放線菌,原核生物,以作為多種抗生素的生產菌而出名……看似知道得很多,但不知道怎麼提取分離,就完全沒有意義。
世上的細菌數之不盡,一小片土壤裡就可能有十幾萬種。
找出某種有醫用價值的鏈黴菌就像海底撈針,很可能在季麗安生命耗盡之前都無法做到,但至少有了努力的方向。
獲得了新思路的季麗安,就像暫時恢復了生命力。
空無一物的荒野上忽然出現了一條出路,也許根本是一條死路,但一時還望不到頭。
望不到頭未必是壞事,至少意味著還有希望。
……
但是,這也不過是看似有希望而已。
抗生素的生產,需要成熟生化工業的支撐。也許青黴素是在偶然中被發現,但如果沒有完備的分離提純工藝,也根本無法應用於治療。
至於鏈黴素的發現,則基本已經與偶然無關。它需要一個龐大團隊在精心設計下,常年進行系統的篩選。
季麗安一個人這樣慢慢找下去,是幾乎不可能有結果的。
柯林從來沒有告訴過她這一層事實,以求這虛假的希望多少再維持得長久一些。
但是隨著時間推進,季麗安一定會察覺到什麼。
……
面對柯林不小心問出的話,她漸漸地停下了手裡的動作,就像一時出了神。
“……我試過了。抑制劑只對卡氏弧菌有效,對結核桿菌沒有任何作用。”
她淡淡地說:
“你看,又猜對了。”
似乎只要猜測是“沒用”,就永遠是對的。
目前已經可以確定,結核桿菌在土壤溶出液中會異常減少,意味著在土壤中確實含有能滅殺結核桿菌的抗生素。
但是到目前已經篩選了其中的四千兩百餘種微生物,卻沒有一種是有效的。
一個切實存在,卻無法企及的目標。
只要在測試之前一直猜結果是“沒用”的一邊,她就輕而易舉地猜中了四千兩百多次。
恐怕在望不到頭的時間內,她還會一直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