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壯回劍盟其實很簡單,都不需要什麼理由。和黃爍不同,黃爍對劍宗缺乏歸屬感,只是多少有些好感。但是對劍盟實在是沒有半點感情。
但大壯不一樣,對他來說,黃爍是兄弟,劍宗是家。兄弟有事兩肋插刀, 家裡有事傾盡所有。所以大壯其實也沒表面的那麼憨直,他也有自己的算計和擔心。對他來說最無法接受的情況就是黃爍和劍宗為敵,那他夾在中間,可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所以他也在想盡一切辦法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大壯瞭解黃爍,他知道黃爍是重情義的人,就算對劍宗沒什麼歸屬感,但基本的情感還是有的。可以說只要劍宗不主動招惹黃爍,黃爍也絕不可能主動地去動劍宗,這份香火情只要存在, 兩者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就不大。
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總有二缺覺得黃爍的低調是懦弱,總想挑釁一二。大壯看著每一次有人挑釁,就把黃爍推離劍宗一步,他就著急。
所以黃爍叫他幫忙,他毫不猶豫的就去了,為的不光是兄弟之間的情誼,也是想彌補一些黃爍和劍宗的關係。
後來大壯發現,黃爍自己玩的越來越大,倒也不是真的和劍宗疏遠了,而是他走的太遠太高,是真的不把劍宗放在眼裡了。
所以他在修執宗待了一段時間後,發覺這裡畢竟不是自己的容身之地, 沒了黃爍,自己在這裡總是格格不入,做客的感覺始終都在。乾脆就回了劍盟。
既然黃爍不在意這個劍盟,那就自己成為劍盟的高層,劍盟的主人,這樣,有自己控制,就不會和黃爍直接衝突了。
這就是大壯簡單而直接的心理活動和計謀。
而劍盟突然站出來也很簡單,劍盟和上宗的衝突是修行界內部的衝突,根源是祖師這第四位半聖人沒得到修行界的認可,根源是劍修的出身始終上不了檯面。
說白了就是坐辦公司的白領,看不起辛苦幹活的工人,結果工人惱了,亮了亮家底,才發現這些工人的收入比那些白領高出還幾倍。一邊又酸又賤,一邊雖然提氣了,但是小小的自卑感還是無法完全清除,兩邊就這麼彆扭的敵視著。
結果現在莊宏義的皇朝一出來,性質就變了。這就成了老闆和員工,資本和打工人的矛盾。劍盟雖然看上宗不順眼,但也絕對無法忍受成為皇朝的下屬。所以必須站出來, 支援上宗, 絕不能讓這天變了色。否則一旦大勢成了,獨木難支,唇亡齒寒的道理並不複雜。
因為大壯的加入,莊宏義和吳銳也聯絡不上黃爍,搞不清楚這個幕後大佬的意思,但他們也很清楚黃爍和大壯的關係,實在不敢貿然得罪。乾脆就買了個面子,開始了談判。
最終,經過了漫長的艱難談判,人間界逐漸形成了朝堂的歸朝堂,江湖的歸江湖的局面,慢慢穩定了下來。
而在這個過程中,修執宗的發展就有些奇特了。越發展越不像個修行宗門,畢竟從一開始,黃爍定的調子就不是個正經的宗門。無論是全民築基的基礎教育,還是更偏重技術發展的部門劃分,再加上濃厚的商業氛圍,造成了宗門的極度世俗化。
隨著發展,因為是護國神教,而且是皇朝的資源開發者,皇朝打下了大量土地,修執宗自然要跟進,人員不斷的分散,在各地建立分部。又在當地不斷的延續修執宗的模式,越來越多的地方,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影響,受到恩惠,心向修執宗。大量人員的不斷補充,不時的有天才冒頭。
漸漸地,修執宗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宗門山門了。隨著不斷有天才湧現,修執宗逐漸形成了包括原本山門在內的,三大六小九大聖地。這些聖地屬於精神寄託和朝拜的屬性,而沒了黃爍後,修執宗逐漸的因為分散也就沒了統一的管理,只有統一的理念。開始從一個宗門向著一種流派,宗教過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