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黃爍接鯤的活的時候,實話實說,心裡並沒多少底,只是對自己的科研能力還是有信心的,才接了下來。其實,鯤對他信心也不足,和玄龜一樣,也是因為聽了那篇逍遙遊,隱約感應到了機緣,才願意相信黃爍一次。
當然了,也和黃爍提的交換條件過於簡單有關,不過是些行走虛空的常識,不費一點力氣和代價,自然願意用來交換一個虛無縹緲的可能了。所以契約連具體的時間都沒定得太死,也是因為這個。
交易就是這樣,交換的並不是具體的東西,而是這些東西擁有的價值,自身認為的價值。以物易物商業的最初級模式,現代商業對產品的定義就包括了貨物和服務兩個主要部分。而其中服務的部分定義極廣,品牌價值,定位等等各種無形的價值都包含在內。
黃爍理解不了玄龜,鯤這些神靈對契機的重視程度,他們也理解不了黃爍對知識的渴望。所以對雙方來說,這都是一次滿意的交易,用很低廉的價值換取了自己認為的高價值貨物。
就連和墨宗的交易,黃爍都是滿意的。墨宗需要的是安全和一個合格的打手,而黃爍需要的是拯救人族的機會和墨宗積累的那些知識。雙方之前其樂融融的交談,雖然相互之間挖坑不斷,但總的來說都還是很滿意的。
正是有了墨宗的那些新知識,現在的黃爍無論是對鯤的交易,還是面前玄龜和青蛇的訴求,都充滿了信心。
知識這種東西,在修行界並不太被重視,大家追求的還是修行的功法,雖然這也算知識。或者準確說,絕大部分修行者追求的不過是那些已經被創造出來的知識,可以確定按圖索意就能修煉,就能簡單提升實力的知識。創新性的人才很少,幾乎只存在於上宗的個別頂層人士中。
這也就是之前魯能說的,每一代領軍人物的作用了。
而黃爍,兩世為人的閱歷,和自身理工男出身的背景,都讓他對知識,對研發極為重視。他自己是這麼做的,也是這麼培養手下的。
知識這種東西,見效極慢,遠不是學了馬上就能見到功效的。漫長的積累,深度廣度的積累,才可能在某個時間點,某件事上,成為你的助力。
例如現在的黃爍,當玄龜和青蛇提出了協助其進化的需求,黃爍自身的知識體系就開始了串聯。他自身體修的經驗知識,鯤給的部分他進化過程中的知識,墨宗關於小世界研究的知識,還有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知識,因為這麼一件事串聯了起來。素材豐富,再加上黃爍自身恐怖的計算能力,如此看似毫無頭緒的一件事,他竟然沒用多長時間就理出了頭緒。
只是這個方案...怎麼說呢?以黃爍自身來看,是打死不會接受的。他需要徵求對方的意見。
“我想我大概知道你們需要的是什麼了,但我要先確定一件事。能脫離小世界的只能是天道,而不可能是神靈。這個基本概念你們清楚麼?”
一龜一蛇茫然相顧,對這種純理論的東西,真心沒了解,也聽不懂。對於他們來說,從來不知道天道為何物,在這個小世界,他倆的意志就相當於天道了。
可惜,只是相當於,但並不是。
多方理論的綜合下,黃爍已經基本搞清楚了所謂脫離世界是什麼情況了。這其實就像一些公司所謂的最佳化結構,破產重組。有些公司為了生存,為了發展,藉著破產的名義,把自身的一些負債,員工,沒前途的業務給砍掉。帶著部分核心資產和核心員工另起爐灶,弄出一個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