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人來說,外丹可以修煉一套不同的功法,既是多一門手段,也能減少被剋制的可能。黃爍沒那麼麻煩,修煉的功法和本體一致,但這並不意味著浪費了外丹的功用。黃爍對外丹的理解,更接近於上一世多核CPU的多執行緒模式。
這意味著只要神識能撐住,他能利用兩套功法運轉體系,同時運轉兩套攻擊。
在金丹期凝練神識後,劍修就有餘力御使第二把靈劍,用來飛行移動。直接從原本的陣地戰變為了靈活機動的空戰。這對劍修來說是一種戰力質的飛躍。
但其實,這第二把靈劍的操控實在是有限,所以才只作機動,而不是用來加入進攻。根源就是神識夠了,但身體不夠,只有一套經脈系統,也就意味著只能維持單線的法力輸出。
所以說這第二把靈劍與其說是御劍飛行,不如說是駕劍飛行,使用的是靈劍本身的能量,只是神識用來駕馭。所以沒什麼威力,只能當個移動工具。
外丹就直接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二套的修煉體系直接接入第二把靈劍,賦予了黃爍御劍飛行時也能發揮出不俗的威力。雖然因為外丹初得,威力還有限,但也足以成為打破戰局的關鍵。
季光勳言見黃爍御劍殺來,豐富的戰鬥經驗,讓他雖然不明白黃爍的意圖,但也沒有冒然讓黃爍近身。畢竟剛才那幾人死的太過蹊蹺。
豈料這卻正中了黃爍的設計,黃爍要的就是逼他動起來。不是有規律的盤旋,而是被迫的後撤。
神識的距離從來不是無限的,也不是無損的。御劍受神識範圍的影響,而威力也會受到距離有所衰減。所以劍修最強的手段從來不是御劍,合適人劍合一的攻擊。
正常來說劍修也絕不會極限御劍,通常比較合理的御劍範圍是自身神識範圍的一半左右,既保證了威力,也有著充裕的輾轉騰挪的空間。而御劍同時的御劍飛行也有著專門設計的路線,和武者的身法類似,看似靈動,其實卻是以御劍為圓心的盤旋。
只是被黃爍這一逼迫,季光勳不得不被迫後撤,一下子拉遠了和自己劍的距離。
面對這種情況,季光勳倒也不慌,揮手就要召回靈劍。畢竟又沒超出神識距離,雖然威力下降,但也沒失控。無外乎召回多加小心,連人帶劍一起攻擊就好了。一點點小手段,還難不住人。
只是,黃爍處心積慮創造的條件,還會讓他輕易收回?
副劍分離,瞬間構築劍陣,五行劍陣圍住了季光勳的百毒子母劍。劍氣流轉,聚於艮卦,大陣如山,鎮壓一切。
百毒子母劍被鎮壓的一時無法動彈。季光勳臉色一變,急急回身,想要靠近,加強靈劍的威力,好脫困。而這時黃爍獰笑著落在中間,揮手御使龜甲劍攻了過來。
一看到黃爍竟然能同時御使兩把劍攻擊,見多識廣的季光勳瞬間明白了黃爍的依仗。
“你有外丹?你怎麼可能有外丹,劍宗唯一的一枚給了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