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爍一開始梳理昆吾山的佈置,還不明顯。無外乎劍氣流轉的更順暢了,效率更高了,損耗更少了,一點點提高並不明顯。
但當黃爍越幹越高效,調整的範圍越來越大,上空的戰場就開始出現了變化。
原本已經被轟的破綻百出的護宗大陣,破綻一個個被修復,本已有了頹勢的劍氣,竟然慢慢的搬回了局面,再度把攻擊頂高了十幾米。
禁衛軍的指揮官臉都綠了。
劍宗的人不清楚,但他作為指揮官卻深深知道,這天誅戰堡的全力攻擊並不是無限的。能量雖然不缺,但是在人間界足以承受神力的材料少之又少,煉神爐最核心的轉化神力的部件,在承受一定量神力的沖刷後,是要及時更換,返廠大修的。
但這並不是什麼無法接受的缺點,墨宗也已然用了常用材料中最好的材料了,足以支撐煉神爐全力運轉一百個小時以上,配合著爆發出來的威能,他們已經想象不出五天時間,還有什麼戰鬥,如此數量的天誅戰堡解決不了了。
如果真的解決不了,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要解決的目標並不是正確的目標。
防人之心不可無,四大上宗自身宗門的防禦,也是參考了能抗住所有天誅戰堡齊攻十天的標準建造的。上宗和聖域關係再怎麼親密,也畢竟還是不同的勢力,只是部分人員重合罷了,也不可能一點不設防。
形象點說,聖域更像聯合國,上宗們更像各大常任理事國。起碼現在,幾方的利益高度重疊,也就合作的比較愉快。但是未來的事,誰又能說得好呢。所以供給聖域的這最高戰力,墨宗也多少打了折,起碼要確認不會威脅到自己。
指揮官自己清楚,他們的這次行動,雖然手續方面挑不出毛病。但是程式正確並不意味著事情就正確了。達成了目標,滅掉了劍宗,此事後續就好繼續。但如果打敗了,也別說受什麼損失了,就是灰溜溜的無功而返,自己就完了。連帶著背後的勢力也將遭到巨大的損失。
別的不說,光是這是聖域第一次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威懾,成了,皆大歡喜。聖域就能借此為契機,把影響力真正走出聖域,輻射到所有的地域。
可一旦失敗了,墮了剩餘的威風,打了聖域的臉。劍宗還是小事,更麻煩的是本就習慣於只是口頭上尊聖域為共主的各大宗門,怕是連最基本的尊重都難保持了。
人族原本統一的向心力,可能就因為這一次不大不小的戰鬥為契機,迅速瓦解。
而作為當事人,他就完了。所有的怒火絕對會第一時間就把他撕成碎片。這個黑鍋他根本就背不動。
但是這事,原本計劃的好好的,一次齊射直接抹掉劍宗,雖然殘忍了些,但也能最大限度的體現出聖域的強勢來。誰能想到,從一開始計劃就出了問題,這破劍宗,護宗大陣怎麼就能修的這麼強,這還是一家四品宗門的底蘊麼?都快趕上上宗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只能硬撐著,祈禱著劍宗不過是曇花一現。畢竟都是修行者,都清楚劍宗這麼強的防禦也絕不可能是憑空而生。擁有多達力量就要付出多大代價,應該持續不了太久吧。
之前戒律峰叛逃,劍宗防禦露出頹勢,終於讓他看到了希望。只是...搞什麼?怎麼又恢復了?
何止是恢復啊,隨著黃爍的佈置逐漸完善,那簡直就是猙獰畢露。
別說他了,就連黃爍隨著修復完善,逐漸弄清楚了祖師的設計,也不得不心生敬意。
正是因為祖師在昆吾山的佈置粗糙不堪,才更讓黃爍敬佩。這就像現在一個名牌大學的學半導體的,自己買點零件攢出個簡易電腦並不算什麼。但讓一個連半導體是什麼都不清楚的文盲,用著一堆撿垃圾弄來的零件,攢出一臺收音機,那才叫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