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了《這街》是錄製節目。
隊長几乎是同一時間出現在各自的街道的,分別進行考核。
但剪輯後,節目是逐次展示每一條街道的情況。
觀眾是先看完了毛東講了一大段話,主要意思就是大家都是舞者,包括他也是。
他會拿出專業的水準要求各位舞者,但也請舞者們放鬆,玩好,享受《這街》。
然後拿著本子點著名考核了四個作品,再然後禮貌地恭喜選手晉級,或者禮貌地告之淘汰。
馬清野也是非常有禮貌,也考核了四個作品,對非常認可的晉級選手表達了以後一起組隊的願望。
後面的賽制有一處,在舞者和隊長組成正式隊伍之前,有一個環節是隊長對心儀的隊員表白,爭取心儀的隊員加入自己的隊伍。
實力越是強的舞者,心儀他的隊長越可能多,就是出現兩位、三位甚至四位隊長爭搶一個舞者。
這時候,舞者就可以進行反選,選擇一個他希望合作的隊長。
街道海選是《這街》的第一步,也是隊長了解選手的開始。
看到技術過硬的,本領都強的,那位隊長都會動心,除非和隊長自己的想建立的隊伍風格不符,那隊長即使欣賞也會放棄厲害的舞者。
比如,隊長希望自己的隊員都是擅長HipHop為主的,那他組成一個戰隊時,就不會考慮甩手舞舞者。
回到姜安。
觀眾看完毛東的一本正經,馬清野的見縫插針式地拉攏人心,再看姜安。
嗯,姜安讓人家一上來就battle。
旁邊字幕還適時地解釋:“battle即鬥舞,是街舞中的一種和諧交流方式 ,一般由舞者面對面,根據現場音樂即興發揮。”
battle是需要裁判的,此時姜安就是裁判。
雖然是兩位舞者在battle,但是都跳得好,那就都給毛巾,跳得都不好,那就都淘汰,但也可能選擇跳得更好的那個。
姜安問過有人想battle後,人群一陣騷動。
一個坐在地上的舞者說我想去,剛要站起,發現人群已經歡呼起來。
這位欲與小七battle的舞者立即坐了回去,又驚又嚇地道:“天哪,許楠去了。”
有舞者問:“許楠為什麼上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