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一些官方媒體也不太看得慣。
流量時代如何抓眼球已經總結出套路來了,可以說是又輕鬆又能得流量。回到之前嚴肅新聞那套搞法,不但記者、編輯的工作量要成倍增加,還沒法去激起矛盾,效果還不如現在的模式好,事倍功半的事情誰特麼願意去做?
說白了,由奢入儉難,已經習慣了輕鬆還能躺贏的工作模式,誰願意用以前只能吃土的辦法去做事?九十年代深城的大巴車上賣報紙的,都學會了吆喝著聳人聽聞的大新聞,來推銷報紙,更別提網際網路時代了。
沒點噱頭,誰會買單?
於是一群人開始摩拳擦掌,玩筆桿子的,怎麼能被一幫搞技術的小屁孩給嚇到了?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懂不懂?採編權懂不懂?至於企鵝集團,則被這些人自動被忽略了。
對於某些人群而言,寧社這兩個字很有震懾力,但對於那些自媒體而言,寧社顯然不如企鵝集團有威懾力,柿子得揀軟得捏!
真要說起來,可沒人比這幫人如何利用輿論。
然而就在這幫人摩拳擦掌的時候,各大遊戲公司,以及跟寧風軟體有合作關係的軟體運營商,此時正處於大懵特懵的狀態?
這是個什麼情況?
讓使用者在微博跟寧社出品軟體這塊二選一?
如果遊戲公司不配合更新隨機強制演算法,寧風軟體就要強制解除合同?按合同賠償損失,且用不續約?
真的,華夏幾乎所有的遊戲公司在看到寧風軟體通知函的那一刻懵了。當時為了搶佔市場,遊戲公司都是搶著去跟寧風合作的,違約賠償這塊其實定的金額並不高,對於許多熱門遊戲而言,解約賠的那幾十萬幾百萬的,還不到一次大型遊戲活動一天的充值進賬。
即便已經不那麼熱門的遊戲,真的解約了,以後如果不能合作了,遊戲還要不要繼續做下去了?現在玩家都認這種隨機事件演算法,沒有這種演算法加持,遊戲根本沒法競爭啊!
糾結的主要是遊戲公司了。
寧社另外兩款軟體,其實因為針對的使用者不一樣,到沒什麼太多糾結。
但這影響力也足夠大了。
畢竟遊戲公司都不傻,跟哪邊合作對自己更有利,是可以用腳投票的。
讓使用者在自家遊戲跟星宇微博做個二選一,起碼應該還能有一大半使用者能留下來,如果真沒了寧社的隨機事件演算法,自家的使用者大機率會被其他遊戲分走。
當然,掙扎還是要掙扎一下的。
比如寧風軟體從上到下電話、微信都在被狂轟濫炸,身為總經理的蘭潔,電話已經被打爆了。毫不誇張的說,公開信發出去兩個小時裡,蘭潔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同樣話已經快重複了千百遍。
“孫總,我也沒辦法,寧風軟體只是代理,這是寧社那邊的決定,要告要賠要解約,都隨便你們。”
“王總,我這個經理不管事的,這是寧社的決定。根據合同,寧風軟體無權質疑開發者那邊的決定。”
“劉總,我們寧風軟體就是個中間商,沒有話語權的,您有氣別往我這撒,要不您去燕北大學找寧社說理,如果能讓那幫孩子改變主意,我給您個大紅包。”
……
於是,大概也就兩個小時後……
幾乎所有華夏的遊戲玩家,在登陸自己心儀的遊戲,或者正在遊戲中時,都看到了遊戲官方彈出的重要公告……
公告題目無一例外,都用最顯目的字型標註著“極其重要,玩家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