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老張,這成品能有這種效果你還不滿意?你還想一次就做出完美東西來?我們第一次流片還失敗了呢!”
“你滾!”
“說點正經的,張哥,我看了下,你基於手勢識別主要還是光流資訊法搭配骨架模型實現的,可以考慮支援向量機跟隨機決策森林。尤其是針對識別演算法上,應該有跟蹤加權的選項,尤其是複雜光背景下,過濾掉非目標對追蹤目標的不良影響。”
“嗯,這到是可以考慮。我初步的想法是在在兩個t點位置在加裝兩個相容紅外的感測模組。畢竟如果只是一味的加入神經網路,提取目標特徵來訓練分類器,魯棒性是高,效果應該也能不錯,但對計算資源要求太高了,尤其是對gpu的要求太高了。”
“我知道寧導為什麼讓我們來看看你的研究了,張哥,別怕,這塊有咱們的晶片來補。這塊可以交給專門的模組複雜,尤其是在三維模式下。”
“鬧呢?我這可是靠cluster帶的!”
“誰跟你鬧呢!cluster怎麼了?你要考慮日常應用,還要考慮配套的軟體支援。前期你真的做出3d高解析度來,不管上啥gpu都是一樣卡頓!我說得!而且你難道沒想過就是因為你一直考慮3d顯示清晰度的問題,才導致手勢識別的時候定位不準?飯要一口一口吃,放棄3d高解析度,先把空間定位做準確就足夠用了。”
“我也覺得是這樣,真要對立體構圖有清晰度要求的話,可以透過特別的方法來實現。透過演算法實現區域性填充嘛,讓cpu智慧板塊承擔一部分,要把咱們的優勢放大到極致啊!反正現在咱們也沒想用你的3d顯示來進行晶片內部構圖,現在eda也不支援啊!不過話又說回來,以後這技術成熟了,軟體也支援了,這種顯示技術到真能省不少事情。最關鍵的是這樣能降低單價啊!考慮一下價效比啊,張哥!”
“我也覺得,張哥,你要努把力啊。聽我們的,第一代產品其實不需要太成熟,你做個超越時代的顯示器出來,沒有軟體支援也是白瞎,想想看吧,vr剛出來的那畫質有多感人,不一樣有市場嗎?更別提你這還能做到裸眼vr,已經是時代的進步了,用這種顯示器來看那些360度攝像頭拍攝的影片,不比帶一個那玩意兒強?”
“嗯,回頭咱們教上靜雯師妹,透點風聲出去,讓鴻蒙系統先弄出幾個適應這種3d版顯示的播放器跟遊戲什麼的,在搭配上咱們的cpu,妥妥的國產之光啊,張哥!”
“尼瑪,你們夠了,這樣降低產品最終引數要求真的好嗎?”
“世界首款同類產品,別說國標了,世界上都沒擬定一個標準,這標準當然可以自己定,寧導都是這麼說的,你要求這麼高幹嘛?第一批產品做出一個奇蹟來,以後進步空間還要不要了?寧導做cpu也沒說要一開始就上7nm吧?我們都還在60nm打轉呢,就你想出風頭啊?”
“我……”
“別說了張哥,我也覺得老周說得對。放低標準,先出一個成品來,然後慢慢升級標準。我建議回頭還能把小陳叫來,讓寧社針對新的顯示模式,多做一塊適應性比較好的軟體出來。張哥啊,你總不能一直靠寧導給你貼錢做專案吧?先看看能不能有市場,探探路,被市場接受了,到時候你不想升級,都有人排著對砸錢求你去升級。”
一直堅持完美主義理念的張丁喜終於被孟潤澤這句話整破防了。
寧導有錢的確是有錢,但是他這個專案一直在投入,每次錢不夠了也只能硬著頭皮打報告要錢,每次錢都還批覆得特別即時。
雖然寧為從來沒因為燒錢的事跟張丁喜談過,但張丁喜也著實不好意思了,現在每年寧為請吃飯的時候,他都不好意思坐到導師身邊去……
對於三觀正常的人來說,導師太好,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壓力?
“行了,別說了,就這麼幹了!如果這樣的話,還能先撤掉幾個光源,加感測器,這樣佈局就更容易設計,生產的話良品率還能更高,生產成品也能降百分之三十左右。”
“這就是嘛。而且同樣的產品也要分低端跟高階。以後再研發,可以走解析度的高階路線,科研級、工作級、消費級都可以分開來做,咱們雖然只做技術,但也要加入些市場思維。小孟,寧導是這麼說的吧?”
“老周,我敢確定寧導起碼從來沒在我面前說過這話!”
“咳咳……張哥,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可能是我記錯了,寧導說這句話的時候小孟正好不在,總之我告訴你,這個決定肯定是正確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