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想跟自己的學生多說點什麼,比如新一代鴻蒙系統顛覆式的創新還是極有競爭力的,所以也不需要太過悲觀,不過想到現在他們需要的工作已經差不多完結,就乾脆沒吭聲。
接下來流片環節其實沒他們太多事情了,也不用專門去盯著,按照流程來了就夠了。以入股方對這個cpu專案的重視程度,這個環節不太可能出什麼問題。而且大半的工序都有三月自動化控制,該有的各類說明文件,已經做到了儘可能的詳細。
現在主要是寄希望於流片成功,要打雞血可以等流片成功之後。
當然流片成功也不是說馬上就萬事大吉了。接下來還有一堆的事情,比如跟其他硬體廠商磨合。雖然華為旗下自主的鯤鵬系列主機板已經提前做好了跟新晶片適配的準備,但真要開啟市場,不可能只靠鯤鵬主機板,其他主機板廠商還要一個個去談。
&nd兩家從中作梗。跟主流主機板廠商的交涉一直在持續著,不過現在其他廠商大都還在觀望。晶片各項介面指標早早的都已經給了這些硬體廠商,包括新一代鴻蒙桌面系統的各種底層介面文件,都早早的準備好了,不過大多數硬體主機板製造商依然在觀望。
當然這也不能怪這些主機板製造商。
不提國外那些品牌,即便是國內品牌在三維矽通體cpu樣品還沒推出來的時候,大機率是不敢同時得罪英特爾跟amd以及微軟的。
雖然說cpu製造商跟主機板製造商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但毫無疑問,相對於全世界遍地開花的主機板製造商,技術含量更高的cpu製造商還是處於強勢地位。畢竟標準掌控在晶片製造商手中,在前途還不明朗的時候,沒誰敢直接給還在襁褓中的三維cpu開口子。
要說動那些下游的主機板製造商,冒著被英特爾、amd制裁的風險,支援他們的晶片,終究還是要看市場表現的。當然這些也不是寧為需要考慮的問題,他只管技術上的。
當然困難是有的,但自信寧為也是有的。
雖然三維晶片在普通效能上來說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但是整合的ai板塊,卻是絕對的亮點,那可是專門契合三月設計出的ai計算模式,這才是這款晶片真正強大的地方。
簡單來說,銷售得越多,平時執行的越多,三月構建的網路體系可以呼叫的算力便越多。包括新版本鴻蒙系統也在底層進行了同步更新,就是為了配合系統的智慧特性。
同時在顯示方面也有極大的創新,新的晶片跟系統將支援框架式三維顯示結構,但暫時這項技術在晶片跟作業系統以及最新的顯示器搭配起來測試之前,寧為還不敢吹真有多牛。
還有些控制跟操作上的問題沒能解決,即便能完美解決,也還需要考慮人們的使用習慣問題。
不過寧為也看開了,頭疼也沒辦法,所有事情終歸還是要一件件的解決。
所以聽著幾個學生討論過後,最後也只是簡單的笑了笑,開口道:“行了,這兩天也都累了,都趕緊去休息一下,萬一驗證跑出問題來了,回頭還要跟寧思的工程師熬夜找問題呢。”
當了三年的博士生導師,又初為人父之後,已經28歲的寧為依然看上去極為年輕,但言語間終究是多了幾分上位者的氣度,曾經的鋒芒也開始漸漸變得內斂。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用寧為的話說,當老師就得有個當老師的樣子。總不好還跟學生時代一樣咋咋呼呼的。
這種轉變最大的特徵就是,寧為已經有了種不怒而威的氣質。
這大概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陳典誠,見了寧為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的原因。
其實真要說起來,寧為其實很少批評自己手底下這些學生,誰的功課跟不上,寧為橫一眼,晾兩天就足夠一幫人心驚膽顫了。
原因嘛其實也很簡單……
別的導師說要把你給開除了,真的也就是說說而已,一來導師沒那個權力,學校一般碰到這種事也就是和稀泥,只要學生不作死,不違反那些嚴重的校規校紀,不違反法律,最多也就是拖個五、六年再勸退,這期間只要能達到畢業要求,導師也就趕緊恭送你畢業了,畢竟光佔著位置不做事,就意味著浪費了導師一個招人名額;
二來,對於許多導師來說,真的把學生給弄走了,也對自己的名聲不好,能混到研究生導師的大佬們大都還是要愛惜點羽毛的……
但寧為如果開口要勸退誰,那是真的很有威懾力的,而且寧為根本不需要考慮所謂的名聲跟面子問題。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這輩子名聲已經賺夠了,想低調都難。這種情況下,被寧為勸退的話,所有人也只會覺得是他們這些學生的研究能力不行,或者做人方面有缺陷。
這種壓力是跟著一般導師根本無法體會到的。
全華夏最年輕的院士,前無來者,後無古人那種,國內、外各種獎項拿到手軟不說,自己還設定了一個全球性的科學獎,馬上就要第四次頒獎了,獎項也開始在國際學術舞臺越來越重要,幾乎每年頒獎典禮都有一票學術跟科技界的名人來捧場,從不缺席……
甚至這幾年寧為都懶得發論文了。幾乎就是每年像是完成任務一樣,在三月智慧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其他時間就是帶帶學生,做晶片專案。
到是他們這些做學生的在一些頂刊跟一區刊物上都發過幾篇論文,掛了寧為的通訊作者。但其實他們都知道,寧為掛這個通訊作者跟絕大多數導師的出發點完全不同,就是看在是自己的學生面子上,且覺得論文還不錯,才肯讓他們在通訊作者欄署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