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實驗室內部的搬遷以及各種動態上的革新本就是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在建設之初官網上就公佈過,未來華夏的物理基礎實驗室會有五個大區,主攻不同方向的研究。
對於內部而言,許多人也是有心理準備的。
不過當老羅的專案組整體開始準備搬遷工作的時候,還是在寧靜的燕郊基礎實驗室本部激起了一些漣漪。
畢竟大家都在等著老羅這個專案組的論文出爐,大家都對於尺短空間的內部情況有著極為好奇。更對實驗室內部針對尺短空間傳送技術的研究進展,抱著極大的興趣。
然而論文沒等到卻從傳出了整個專案組搬遷的訊息。這讓許多人意外,甚至傳出了老羅的專案組進展受困的訊息。不過這些熱議終究還是沒掀起什麼風浪來。
因為實驗室內部召開了一次大型會議,將各大專案的主要負責人,總計大概有兩百多位中外科學家召集到一起開了一次內部會議,由寧為主持。據說是在這次會議上寧為對全體與會科學家展示了一些東西,並同時重新給各大專案組梳理了各自負責的研究任務。
這次會議之後,用許多在實驗室裡實習的學生的話說,這次會議之後,許多科研老闆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會議具體內容並沒有傳出來,但各種小道訊息卻是愈發多了起來。
甚至有傳言實驗室已經掌握了自由進出尺短空間的方法,老羅負責的專案組搬遷是跟華夏其他科研部門合併,去指導建造未來能夠穿越空間,進行太空星球殖民的航空器。
當然也有傳言說是老羅的專案組在測試過程中無意讓時空彎曲,發現了新宇宙存在的證據,甚至可能跟其他宇宙的文明有了交集,所以才被秘密轉移。
總之,種種傳言給整個華夏基礎物理實驗室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尤其是對於許多物理、數學專業畢業有意與做基礎物理研究的孩子們來說,這些說法無疑讓他們在來之前便對這座實驗室多了幾分浪漫的暢想。
程曉璐就是其中之一。
2035年7月17日,經過了從五月初開始三輪筆試,四輪面試之後,她終於跟這一批過五關斬六將終於聘上了青嶺基礎研究中心的未來博士們,坐上了前往實驗室的大巴。
是的,此時距離老羅專案這個整體搬遷已經過去了近五年,寧為也已經成了三十五歲的大叔。
……
“嗨,伱好,我叫朱旭東,很高興認識你。”
當大巴車緩緩啟動時,程曉璐身邊的男生似乎鼓足了勇氣,衝她打了聲招呼。
“你好,程曉璐。”程曉璐點了點頭,應了聲。
“嗯……這名字,挺好聽的。”顯然男生大概很想跟程曉璐多聊些什麼,但似乎不太擅長這個方面……
好在程曉璐到不覺得這有什麼,反而覺得這男生挺可愛的,便主動找起了話題:“你之前去過基礎實驗室嗎?”
有了話題,朱旭東立刻答道:“青山這邊到是沒來過,不過以前燕郊那邊的科研中心我們去過好幾次的,去幫著做一些輔助任務,可以算學分的。”
“哦?你是本科哪所學校啊?”聽到這話,程曉璐是真來了興趣。
談到這個,朱旭東很明顯的挺了挺胸,壓低了聲音頗為驕傲的說道:“我是燕北大學物理學院為班2029屆學員,畢業本校保研了。”
“第二屆為班的啊,超級學霸啊!”程曉璐驚歎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