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華夏農曆新年發生的一切帶給露西,羅恩的感觸大概是鬱悶並欣慰著
大概也沒人能想到這個曾經的哈佛女天才被全世界所知曉,竟然是因為她大膽的站出來抨擊了曾經的母校,以及跟母校情況差不多的許多學校。
對於可能帶來的反噬,露西,羅恩是有準備的。
正如她說的那樣,她可以錄製一系列的影片來跟全世界爭辯。
科學是比法律更講證據的
所以包括她錄製影片時用的資料,都經過詳實的考證。
但影片傳到平臺上後,亂殺式的傳播速度卻是她沒想到的。十分鐘瀏覽量破十萬,一小時破百萬....她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等來了她的賬號被暫時封禁的通知,然而還沒等她氣到爆發,賬號又突然被解封,剛剛被封禁的影片又被放了出來,然後瀏覽量跟評論再次以爆炸的速度不停上漲著
這背後有怎樣的博弈,露西,羅恩並不知道,也懶得關心。但當留言、評論數量十分鐘破千,一小時破萬之後,她之前所考慮的一切都沒了作用。
大量無效資訊的湧入,已經沒可能去理性的說服,辯論。
這大概就是三月的“精準”推廣帶來的後遺症,可能有些反直覺,畢竟辯論不是人越多越好嗎?
會產生這種錯誤的選擇,大概還是對於認知層次沒有概念,人跟人之間的差距是真可能大過人跟狗之間的差距。
當評論區點贊量第一的是“這女人聲音真白..,不,是面板真好聽....”時,也意味著在這裡理性溝通的途徑大機率是被堵死了。
這不是露西,羅恩期待的結果。更氣人的是,討論她容貌的遠比討論學識的多。
鑑於某些人一向打擊她的惡趣味,露西。羅恩懷疑這是寧為故意的,難免氣惱。
但也有讓她暖心的。
比如寧社的突然爆發,為了她的名譽火力全開這件事,終究是擊中了這位外國友人的軟肋
果然,還是這些華夏的孩子們最可愛。
這也更讓露西,羅恩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的選擇沒有錯。仔細想想,從認識了寧為之後,她似乎一直被這個沒有一點紳士風度的男人利用著,但能換來這群愛戴她的學生,便也知足了。所以,鬧便鬧吧
糾結了整整一天後,最後露西,羅恩也只能如是想。
露西。羅恩放棄了繼續在網路上理論的想法,但畢竟是她親手點燃了一點小火苗,然後在三月的催化下,成了山火。效果也立竿見影的顯現了出來。
事實上矛盾本就存在,只是沒有一個契機完整的暴露出來。
比如許多高等學府學費昂貴的問題,本來問題並不算大。在西方幼兒快樂教育的認知下,絕大多數土生土長的普通人其實是沒有太多憂患意識的。換句話說,大概便是不夠卷。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的確是如此。
就好像華夏某位大文豪的經典話語,將史書翻開,會看到那字裡行間滿滿都書寫著吃人兩個字.
地球上最為強大的勢力,靠祖宗帶著濃厚血腥味的原始積累足以讓絕大多數人不需要奮鬥也能過上相對來說極為優渥的生活。但這是建立在消耗世界百分之五十的資源,來供奉這個世界不足六分之一人口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