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外乎等待……
這是陳明才最近習慣於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真不是這位明面上的極兔安保董事長矯情,之前寧為預估23天就能有結果,柳唯覺得可能需要一、兩個星期,才能統一認識,但到今天已經是第二十三天了,從全華夏調來的六十七位頂尖物理學家依然封閉在地下研究院裡沒出個結果……
這已經不是他八爪撓心的事情了。
畢竟這批人都是高校跟科研單位調來的,還有教授甚至奮戰在本科第一線, 都已經影響到教學程序了,甚至已經有人開始打聽這些教授、研究員到底是參與什麼專案去了,如此長的時間沒有訊息,的確比較詭異。
不得已現在已經通知大家可以透過研發基地內部電話打出去,先報個平安,不過也只有大概一半的人準備來打個電話回去,另一半直接表示抽不出時間, 乾脆讓同事幫忙跟單位或者家裡打聲招呼……
陳明才也著實忍不住了, 趁著組織這些學術大佬們打電話時, 隨機攔住了一位學術大佬,亮明瞭身份,想打聽現在寧為的理論到底驗證到哪一步了。
然後對方推了推眼鏡,好整以暇的回道:“陳總啊,科學的事情急不來的……”
聽了這話,陳明才是真急了,連忙說道:“許教授,急不來是什麼意思?驗證一個理論有這麼難?寧院士之前彙報的時候,不是說他已經證明了嗎?你們只是驗證而已啊。”
“陳總,不是這麼簡單的。這麼跟你說吧,寧院士的驗證過程其實有些取巧,他是利用w玻色子產生時其反向的強子反衝來倒推出現在的結果,並建立模型的。這就會有一個問題……”
“等等,許教授, 你說這些我們也聽不懂啊,能不能簡單點?”陳明才皺著眉頭問道。
被攔下的教授皺了皺眉頭,反問道:“這都聽不懂,那之前寧院士是怎麼跟你們彙報的?”
站在一邊的柳唯連忙說道:“寧院士是舉了個例子, 他說就好像許多車對向相撞,但在某一個瞬間,一直對準撞擊點的高速攝像機卻觀察不到車子本該有的輪胎,然後……”
不等柳唯說完,這位教授恍然大悟,不但看向兩人的目光有些古怪,還主動打斷了柳唯的話:“別浪費時間了,我懂寧院士是怎麼解釋的了。怎麼說呢,你可以理解為,寧院士在驗證的時候,只用了在撞擊點附近的攝像機,但還有一種可能,瞬間產生的龐大能量將我們需要觀察的特定粒子,在極短時間內就被推到了觀察範圍之外。”
“嗯,怎麼說呢,這個極短時間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範圍,也超出了舉例中高速攝像機的捕捉能力。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更多探測器給出的資料來確定這種情況不存在。雖然目前來說, 這種可能性非常小,但物理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寧院士的理論又太過重要,如果一旦確定,相關研究耗資大概要以百億為單位計算,所以多麼小心也不為過。”
“現在我們已經分成了兩個團隊,其中有七位教授跟著寧院士一起,在覆盤寧氏理論的正確性,確保起碼在理論物理範疇沒有漏洞,另外六十人分成六組,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在三月智慧系統配合下,分析這些資料,這些資料太龐雜了,所以請理解,我們已經竭盡全力了。”
說完這些,這位許教授突然顯得有些容光煥發,聲音都更大了些:“但有一點,就目前我們的工作進度來看,寧院士的理論正確的可能性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八十。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一種新的理論將能把微觀世界跟宏觀世界統一起來,也許我們還能從中找到將基本力完全統一的理論!薛定諤方程,海森堡不確定原理描述的是現象,而我們將能探究物理的本質!”
“對了,如果你們能影響到上層決策的話,我有一個建議。因為資料方面的驗證並不是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東西,如果想要更快出結果的話,我覺得可以調一批認真細緻的學生過來分擔一下驗證方面的工作。當然,這只是我純粹從趕進度的角度提出的個人建議,如果通盤考慮還有別的憂慮,那就當我沒說。不說了,我要忙去了!”
說完,這位教授急匆匆的徑直離開,甚至都懶得最後再跟兩人打聲招呼。
這是好事,說明大家是真的在爭分奪秒的做事情,提到的也是好訊息,雖然驗證的時間的確是長了些,但並不是內部產生分歧,而是在補全僅為嚴謹的驗證過程,不留瑕疵。
正如剛剛那位許教授說的,萬一結論是錯誤的,數百上千億投入進去,水花都沒一個那樂子就大了。
於是陳明才也安了心,繼續等待著……
……
對於外界來說,時間果然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當升級之後的lhc持續不斷的產出資料,依然在這裡忙碌的物理學家們,也顧不上編段子來調侃寧為,打擊艾德溫·喬治了。大家都有更重要的事情來做。
沒辦法,誰讓正經期刊都不收段子呢?大家的主業還是找到宇宙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