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科技之錘> 452 試驗啟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52 試驗啟動 (2 / 3)

作為cern的合作國之一,cern總部內也有許多華夏的高能物理學家在這裡工作,培養碩博生。

這次寧為進行的試驗專案,也大都由這些華夏學者配合完成。

比如燕北大學的羅強教授,他帶領的團隊只要在cern做關於向量玻色子熔合或散射過程的研究工作,並希望以此為突破點,研究出新型的非對稱能量輕子對撞機專案。

除此之外還有對面水木華清的團隊。

這些國內的團隊將成為這次寧為做試驗的主力軍。

到不是寧為對於國外的科學家完全不信任,主要還是在這裡工作的科學家們,大都有著自己的研究專案。貿然讓別人停下手中的活計,來幫自己其實也不現實。

國內的教授還是好說話些。更重要的是,交流起來更舒心。

……

試驗之前第一步依然是開會。

其實在來之前,寧為已經跟大家談好了各自需要負責的工作,不過以會議的方式現場溝通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cern進行大型的驗證專案,是一件很龐大的工程。粒子加速、碰撞過程中,從低能到高能,有太多的探測器會產生太多的資料,加上粒子對撞的不確定性,在得到結果之前,很難說哪個區域的探測器會給出需要的結果。

所以團隊往往要分成小組的形式,每個小組負責不同的區域去統計跟預處理各自區域內的資料,分類之後有序的上傳到三月資料中心,這些工作難度不大,但非常的繁瑣。

谷焿

這也是一篇cern的重量級論文,署名甚至能上四位數的原因。大家都參與了實驗室,自然要把名字都加上去。

不過這也是直接選擇本地團隊的原因。畢竟這裡的試驗幾乎沒有不繁瑣的。想必大家也早已經習慣了。

當然這種會議效率也很高,總計用時十五分鐘。主要還是寧為認識了一圈人,雙方再次確定了各自負責的區域。會議便宣告結束。

預先制定好的試驗過程也正式開始。

……

對於外界來說,這裡非常神秘,但對於內部的人來說,這裡的試驗開啟其實很無趣。

粒子加速、碰撞,被探測器捕捉到,然後生成無數的資料,科研人在電腦前盯著資料波動,既希望與透過數學分析在這些資料波動中找到微觀世界的運作規律。

運氣好的話,還能從這些資料中發現新粒子,比如當年被媒體爭相報道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就是透過這種方式發現的。

這次其實也沒什麼不同。

只不過現在進行的試驗其實不需要那麼高的能級,大概在6gev左右就足夠了。尤其是在lhc還沒做好準備的時候,其實寧為完全沒有必要守在這裡。但寧為覺得第一天他也不方便走。

好在剛開始試驗教授們也閒,資料記錄這種事交給手底下學生幹就行了,大家正好聊聊天。

“寧院士,我聽說為了搞這次實驗室你前前後後花了將近七個億,還是美元?”燕北大學高能物理組的羅志強教授在其他人都前去準備開始試驗後問了句。

會議室也有大螢幕,能夠跟多個收集資料的工作間內的顯示器連通,大型專案中也可以做控制中心用。一邊問著,羅志強開啟了螢幕。

“額……七億美元,羅教授,您聽誰說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