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有這樣的想法。實際上這次我專程來瑞士也是為了跟你見上一面,寧院士,經過我司董事會一致決定,我們希望能夠聘請你為公司首席科學家跟總工程師,負責主持公司產品轉型前沿性研究的各項事宜。”大概是覺得前期氣氛已經鋪墊到位了,溫·彼得很認真的說出了這次他一定要跟寧為見面的目的。
寧為下意識的扭頭看向了身邊的江同學,江同學也茫然的看了眼寧為,顯然兩人都沒想到竟然能從阿斯麥的執行長口中聽到這麼一番話。
大概是兩人面面相覷的表情讓溫·彼得感覺到自己話可能沒說清楚,連忙補充道:“是這樣的,寧博士,其實我們並是希望你能去我們的總部任職,我們的想法是在成功聘請你成為我們的首席科學家之後,阿斯麥會在華夏投資建設一個世界最大的研發中心,用於研究並推動下一代半導體晶片製造工藝的升級跟完善。”
“所以你依然可以直接在華夏任職。大家都知道,阿斯麥在半導體制造上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我們擁有著全球最先進的光刻製造技術,這些技術很大一部分同樣能用於下一代半導體技術上。如果我們雙方能合作的話,代表著世界上最強技術聯盟的誕生。而且鑑於公司董事會的構成,你也應該知道,董事會能達成這項共識,足以代表我們的誠意。”
聽了這話,寧為突然覺得眼前這人也不是異想天開了。
起碼人家不是想他常駐荷蘭,而是打算花大價錢去華夏建設一個研發中心,換句話說,今天這頓飯可以算成引入外資了。認真想想,寧為發現這麼多年他除了提議建設未來城有外國友人的踴躍付出之外,還真沒聯絡到什麼外資,這次就不一樣了,有人主動找上門了,這也讓他覺得似乎可以談談。
於是寧為字斟句酌的說道:“彼得先生,你可能不太清楚,我跟學校簽署了一份時間很長的合同,而且我在學校乾的很開心的。當然,我對於阿斯麥準備在華夏投資建設一座研究中心這件事還是很感興趣的。”
溫·彼得禮貌的笑了笑,說道:“寧博士據我所知,世界上的知名高校並不會拒絕教授在外擔任兼職。華夏的高等學校同樣如此。另外也請你相信,對於邀請你成為我們首席科學家這件事,我們是抱著最大誠意的。如果合作一切順利的話,不久的未來我們也許還會在華夏開辦工廠,生產具備有國際競爭力的下一代產品。”
“當然做這些的前提當然還是你能成為公司的首席科學官,這樣我才有足夠的信心說服董事會進行這項投資。同時阿斯麥可以成為華夏跟世界溝通的橋樑。我們也知道你一直在推廣三月智慧平臺,事實證明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來臨,如果我們能精誠合作,一定能更快的推動這個世界科技向前跳躍式的發展。我相信作為一位純粹的科學家,你也一定有著這樣的願望。”
寧為點了點頭,然後指了指桌上的三菜一湯道:“行吧,彼得先生,我現在沒法答覆伱,但我保證會認真考慮你這個建議的。先吃菜,吃菜。”
……
沒有直接回復溫·彼得主要還是這位提的建議把寧為給整不會了。
真要說起來阿斯麥的股東構成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其特殊的經營模式,只有投資了這家公司的股票成為公司的股東,才能獲得優先供貨權。
即便是現在,最先進製程的半導體晶片依然需要阿斯麥提供的極紫外光刻機,且世界上僅此一家,別無分號。所以阿斯麥的大股東包含了全球晶片製造的大公司。
英特爾、三星、臺島積電都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不過最大的股東還是資本國際集團、二股東則是黑巖集團。這兩家都是美國資本公司。
寧為其實也能理解阿斯麥的想法。畢竟曾經的世界老大,肯定不甘心在未來淪落為一家普通的二流半導體公司,所以想要提前擁抱新技術。
問題在於寧芯雖然是他發明的,CNMD結構也是他做出來的。但生產寧芯所用到的高精度機床就不在他的研究範圍之內了。術業有專攻來著。
而且聽溫·彼得的意思,他們即便在華夏開辦研究中心同樣是為了推動晶片製造技術,換句話說他們是為了能介入到未來寧芯生產裝置市場。然而實際情況是,寧為壓根就沒關心過生產裝置,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這就好像你不能讓程式設計師手搓一個晶片出來了一樣。
寧為相信這個道理身為高科技公司CEO的溫·彼得不可能不知道,即便他真不知道,阿斯麥公司背後那些股東的智囊團也不可能愚蠢到這種地步。畢竟科技時代分工協作早已經細化到哪怕同行業內隔一個部門,都會有技術壁壘的地步。
所以這事寧為也沒打算自己考慮了,搞得好像誰身後沒智囊團一樣。於是吃完這頓午餐,寧為便憑藉超凡的記憶力,原封不動的將溫·彼得原話告訴了柳唯。
至於是否同意擔任這個首席科學官就不是他的事了。反正就算答應下來了,也不需要他出力,最多也就是讓三月打打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