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科技之錘> 426 神經病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26 神經病啊 (1 / 3)

燕北數學國際研究中心。

不管外界鬧成什麼樣子了,隱藏在燕北大學校園內鏡春路里的這棟小院子依然如同往常一般平靜。

正如許多人評價的那樣,寧系做事似乎繼承了寧為管殺不管埋的風格。

就好像在三月頒獎典禮上,搞出了那麼大的陣仗,企鵝集團還很配合的在頒獎典禮之後搞了一個小調查,把無數電子產品愛好者撩撥的心急火燎的。

但具體產品上市似乎還遙遙無期,每天曝出的訊息都是生產線採購啊,除錯啊,談判啊之類的話題,至於啥時候能完成量產,備貨多少,產品諜照、效能這些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統統沒有……

當然新鴻蒙系統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已經開放下載。除了對英特爾系列晶片支援的可能不那麼完美之外,其他其實也沒什麼。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新鴻蒙系統從開發之初就是為了更好的配合寧芯。

寧為的辦公室裡也很安靜。

手機被丟在一邊,面前的稿紙上已經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各種公式。。此時寧為正在做的是透過這些日子他對於量子物理的理解,建立整套微觀數字結構分析跟檢測的技術流程,建立瞬間太數字科學體系,具體用途是研究出一種方法,來指引跟幫助三月能順利數字模擬各類物質瞬間態變化過程。

可以簡單的將之稱之為數字態量子科學。

更具體的說透過數字化的模擬,來完美反應各種瞬間態物質數量、壽命跟衰變過程。

換句話說,寧為現在正在做的是研究一種數學工具,來幫助他更好的去探究微觀世界的真相。

因為根據泛系量子力學分析,質量與時間量子性及物質精細行為會有瞬間態過程, 所以理論上來說, 如果將微觀粒子各個層次微觀數字結構,數字變化狀態及規律都摸清楚了, 三月理論上就能夠將這些瞬間態過程的各種可能進行數字化模擬,真實還原某一個瞬間,微觀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並以此來知道宏觀層面的設計。

至於這項技術的用處……

怎麼說呢, 如果只看現實應用的話, 大概就是能讓材料設計流程更加簡單,比如模擬了飛機激波材料試驗找到材料斷裂的原因,就能在新材料選擇上給予指導。除此之外還能能過龐大的計算機系統模擬各類物理跟化學反應,模擬基因變異, 模擬光合作用過程, 模擬光電轉換……

如果搭配上其他高能實驗室裝置,比如脈衝放電、高能撞擊這些東西,還能透過多次訊號捕捉後, 測量出自由基、三線態、正電子、負離子等等瞬間態中間體的數量、壽命跟衰變過程。

達到這一步之後,理論上還能透過計算機模擬出物質合成,理論上只要掌握了這些中間態物質體系,就能合成出一個真的人造太陽,當然前提是得有足夠的材料跟能量……

另外,還能用來模擬相對論的時空曲率跟時空隧道技術,用來設計讓人類走出地球的宇宙飛船。

好吧,當然這些都是最理想的情況。

除了要完成海量的計算之外, 還需要海量的資料佐證, 但前提是得有一套完整的數學理論能夠保證這個方向可行。現在寧為就在做這個驗證性的工作。

這著實是個很有意思的課題,最重要的是這個課題半點都不浪費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 更跟他之前對人工智慧的研究息息相關。因為沒有三月超常的分析、歸納、總結能力, 即便這個方法真的被證明可行,全世界的超算加起來, 大概也沒法完全模擬一個簡單的微觀變化過程。

畢竟把10的負10幾20次方秒如此短的時間內所發生的一切, 完美的以人類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 對於計算機的算力要求可能高到模擬出宇宙大爆炸到現在過去百億年發生的所有事情精確模擬出來差不多同等難度。

當然, 關鍵還在於找到正確的方法,這也是高等數學的魅力所在。完美的解決我有一輛車但不知道去哪, 我知道去哪,但沒有合適交通工具的囚徒困境。

對於寧為個人來說的話, 如果這個研究能夠成功,哪怕只是成功十分之一,在他早已經表態不參加三月獎評選的前提下,大概也就是同時拿個菲爾茲獎加諾貝爾物理學獎了。

只是對於寧為來說,能不能拿這種獎其實並不太重要。他現在既不缺那百八十萬美元的獎金,更不缺那點名譽。唯一能勾起他些興趣的,大概就是能看到那些學術大佬以什麼樣的表情給他頒獎……帶著笑或者很沉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