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奧運會開幕式同意了自己提交的方案之後,寧為便帶著張丁喜提前離開了未來城。張丁喜要去蜂巢體育館實地考察來決定怎麼給出一個最合理吊起方案。
寧為則要回一趟在燕京北郊的實驗室,空間站點火這個創意還是需要驗證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有太多的資料需要驗證,同樣也需要提前準備。
主要是計算量太很大,需要反覆驗證。
而且空間站上不一定有適用的光源,得在陸地上搞定挑好之後,找個合適的日子,跟其他物資一起順帶著給捎上去。這些準備工作屬於能早一天是一天,時間上的確是太過緊迫。
雖然陳歟文沒有在電話裡催促寧為,但對於這種涉及到華夏在全世界發聲的大事件,寧為還是知道孰輕孰重的。。
不過寧為只帶了張丁喜。
雖然陳典誠主動提出要跟寧為一起先回京城。是的這個年輕人已經被寧為之前那番話,撩撥得不能自己,只想著能趕快回去,擬定出寧社對外擴張的章程。
但這要求剛提出便被寧為否決了,其他人必須呆在未來城玩夠一個星期。做導師的還是得說到做到,除非的確有特殊情況。
主要原因大概還在於小寧可明顯還沒玩夠。
……
回到京城在機場寧為便跟張丁喜分開了。
張丁喜要先回一趟燕北大學的實驗室,召集好足夠的人手去蜂巢那邊完成前期的測量工作。這塊的工作的確要搶時間,必須有現場測量的準確時間,才能開始為這次開幕式量身打造所需的裝置以及製作需要的動畫。
寧為則直接去了燕北郊外的前沿人工智慧研發中心,或者說他專屬的大型實驗室。
對外這是一座現代研發中心,經常也會接受一些商業上的研發訂單,也有些時候會安排一些大學實驗室來參觀,但實際上對外公開的實驗室大概只佔整個研發中心的十分之一左右,主要是針對晶片研究的一些實驗室。
不過其實剩下九成的地界,也沒什麼好參觀的。除了一些材料實驗室外,絕大部分都是各種機房。
以三月為核心構築的一系列算力支撐點,研發中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這麼說可能對於許多人來說沒什麼概念,不過研究中心五公里外建設的一個雁峰蓄能電站專門為研發中心供電,大概能說明這座研發中心的機房規模。
研發中心擁有三條專線,一座500KV變電站,帶著3座220KV變電站,這三座220KV變電站又帶著6座110KV變電站為整座研究中心提供電力支援, 去年在整座中心並沒有完全竣工滿負荷執行的情況下, 據說日均耗電量就已經達到了233萬度。
今年隨著機群的增加,這個數字大概還會增加。
這還是這些年新修建的機房建設時採納了三月自主提供的除塵跟製冷方案, 能夠最大程度節約電力的情況下。
當然這些事情都不需要寧為太過操心。
正如之前雙方的約定,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給費用支出都是由極兔集團這邊來負責,只要這裡能出成果,這些電力消耗並不算什麼大問題。
跟以往差不多, 寧為來到研發中心先是去自己的套間裡換了套衣服, 然後就來到了地下的實驗室。
不過這次他沒有像以往一樣呆在晶片的材料測試實驗室這塊,而是透過了地下了通道,到了實驗室最中心的操作間。
所謂的中心操作間屬於極簡化的設計,其實整個研發中心所有的門能不能進都是最簡單的人臉識別驗證, 跟許多小區一樣, 中心操作區的驗證也同樣如此,理論上來說只需要欺騙了系統,就能輕輕鬆鬆開啟操作間的大門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