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科技之錘> 328 三月助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28 三月助教 (2 / 3)

畢竟現在才剛剛九月,按道理不會這麼快就有訊息。

終於登進了郵箱,然後便看到信的正文。

“計明志同學:你好,你的來信已經收到,非常感謝你對我研究的認可。但人工智慧數學理論是一門非常需要創造力跟想象力的研究方向,對於個人能力有著較高要求。這封信的附件中有我最新的研究心得,你可以先看看,以確定自己是否真的適合或者喜歡這個研究方向。”

“研究這篇論文時有任何問題,可以加一個,加的時候告知自己的學校跟名字,有問題儘量直接將問題描述清楚,方便相互探討。最後祝計明志同學能學業有成,鵬程萬里。”

最後署名是寧為。

怎麼說呢,看完這篇郵件,計明志精神還是很振奮的,更是對自己暑假沒有浪費時間感覺慶幸,還好他整個暑假都在研究寧為之前的論文,起碼瞭解了一些概念,弄懂了一些數學工具,算是有所準備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篇郵件意味著他大機率已經被納入了初試名單之中。

“可以啊,老計你的機會真的來了,這明顯是最後的考核了。如果你能弄懂寧教授的論文,真就能成院士門生了。”室友恭喜道。

“寧教授的論文哪有那麼好弄懂的。”計明志嘴裡說著,滑鼠則已經點到了附件下載鍵上,另一隻手更是直接拿起了手機,飛快的開啟了微信,加了郵件裡留的微訊號,然後傳送了好友請求。

很快,論文已經下好了,然後開啟,果不其然,大概掃一眼就知道想弄懂難度很大。

對於非數學專業的普通人來說有一個非常反直覺的事實便是,其實數學生接觸到泛函之後,就會發現這個層面基本上已經可以不跟數字打交道了,而這也是最難的,因為不需要去算了,卻要跟各種極度抽象的空間打交道。

以前大家學人工智慧,其實不需要太高等的數學知識,因為深度學習很多時候就是靠複合函式擬合,結果便是沒有確定的數學原理支撐就導致大家都在調參,需要運用到純數的內容極少。大多數情況只需要掌握高等代數,數學分析,跟機率論三門課就好了。

高代、數學分析在弘毅學堂都是大一就要學習的論文,機率論也是大二就接觸過的內容。這些對於課程對於計明志來說都不算難,畢竟他可是這三門課都拿了滿績。

然而人工智慧在寧為開始研究這個方向之後在數學層面開始變難了。當然這也是大家都想去跟寧為混的原因。

三月出現之前,人工智慧的發展只是停留在歐式空間中那些簡單的東西,最多也就是萌芽出了流形的概念,甚至是將圖形跟李代數相結合,但也僅止於此了。

當三月出現之後,寧為開始在數論上將機器思維模式跟現實進行一一對應,就開始出現了多空間的繁複空間數理轉換,這就已經不是簡單的三門課能解釋的內容了。

其中涉及到複雜的數學工具,顯然這篇論文就是證明了一種複雜的數學工具。但讓計明志驚喜的是,這篇論文似乎跟他正在研究的寧為的博士論文一脈相承,如果這是一次考核的話,那就真的是很nice了。

“果然很難,哎,老計啊,說實話,雖然我挺嫉妒你能有這麼個機會的,不過也就你了,換了個人估計真不配去研究這些東西。其實本來我也想考寧教授的研究生,不過看了寧教授的論文之後就打退堂鼓了,是真的看不懂啊!”

“行了,老劉,你也不差了,只要接受了咱們都還是普通人的事實,其實一些事情還是很好接受的。”又有室友感慨道。

這句話讓計明志覺得信心更足了。

其實仔細想想,寧教授的求學生涯,誰還不是個普通人了?計明志相信在普通人中間他已經很優秀了,起碼在他們這一屆弘毅學堂這個小集體裡,他是最優秀的。

“好了,好了,都別感慨了,大家趕緊自習吧,我也要開始研究寧教授的論文了,能不能去做寧教授的學生還不知道呢,說不定考核就過不了。”計明志笑著說道。

“老計啊,別說喪氣話,我反正覺得你可以的,起碼咱們班我還就服你。”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繼續努力吧!反正我得研究論文了!”計明志苦笑著說道。

雖然心裡因為這封郵件重新鼓起了鬥志,但說實話看著論文上那些花團錦簇的數學公式,讓他產生極大興趣的同時心裡還是有些打鼓的。

別人的論文數學公式滿天飛,各種條件機率變來變去,還可能就是一些簡單的變換,只是把本來簡單的問題,寫得複雜些,顯得自己很有水平的樣子。但研究過寧為的論文就知道,寧教授的論文公式多,卻是已經非常剋制了,很多概念上的東西很難用文字來還原,只能靠這些公式做轉換,才能最簡潔的傳遞他的思想。

然而室友們明顯還意猶未盡。

“等等,先看看寧教授透過你的微信申請沒啊。”

“就是,看看啊,老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