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友好的還是這次蘋果春晚沒賣任何關子,當時間走到十點時,主席臺上還沒有人,升降臺率先啟動,一輛造型看上去就極為前衛的蘋果汽車就這麼出現在展示臺上,這是打算走開場極巔峰的路子,直接吸引所有人的眼球。跟寧為那場三月展示會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寧為也是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看到的這輛全新的蘋果汽車,其實他是有渠道能提前能目睹這輛車的真容,甚至能直接調取到這輛車的各項引數甚至是內部評測報告,不過寧為沒有這麼幹。
把懸念留到本該揭曉的那一刻,才更有味道,尤其是他還能參與彈幕的討論,非常有意思。
不過即便只是從外形判斷,寧為腦子裡便自動浮現出了一組組資料,這跟寧為詳細瞭解過三月那些設計圖有關,但更多的大概還是因為數學家的眼光。總之在寧為看來,這車的造型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流體力學跟機械工程學以及美學方面的極致,當然這是以犧牲了一部分內部空間為代價的,顯然蘋果並沒有完全照抄三月的設計,起碼在造型上還是做了一些改動。
這大概跟蘋果一貫的思維有些關係,起碼在某一點上要做到極致,哪怕為此要犧牲一些更實用的設計。選用銀白色的車漆更是顯得科技感十足。
於是光靠著這汽車的外觀,釋出會上的人還沒能出現,彈幕上已經開始熱鬧起來。是的,為了有儀式感,寧為還專門開了彈幕,只是他發現絕大多數的彈幕都是對於外觀的各種毫無營養的驚歎,其中“真漂亮!”、“蘋果牛逼”、等等毫無營養的內容佔據了絕大多數版面。
這讓寧為覺得他有義務為大家做一些科普,讓大家瞭解到為什麼當大家看到這輛車時會覺得很帥……
當然,這其實是件很累的事情,所以寧為決定把這些工作交給三月來處理,他只負責給三月提供一些科普的思路。
“三月,出來幫我發彈幕了,咱們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幾個重點,比如車頭造型設計好在哪裡,然後跟大家講講複雜工程約束下的車身梁截面最佳化,嗯,還有擾流器的設計……,嗯,就先從減少迎風面積大幅度減少空氣流對車身產生渦流講起吧,公式是……”
“喵,好的,爸爸,我懂了。”
……
一般來說發彈幕是件很有講究的事情,因為要保證彈幕的連續性,需要很好的節奏,許多影片軟體甚至限制了同一個IP兩條彈幕的傳送時間,但這些對於三月來說都不是什麼大問題,瞭解彈幕規則是以毫秒計算的,如何讓彈幕能最佳的顯示效果自然也能夠快速跟嚴謹的計算得到答案,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用多個IP來進行操作,來保證科普不會被毫無意義的彈幕所遮蓋。
於是在寧為的要求下,無數在直播軟體上同步觀看這場蘋果春晚的蘋果粉跟科技粉們開始迎接科學的洗禮。
“喵,大家是不是覺得這車很漂亮,比如車頭流線的造型讓人賞心悅目,這中間涉及到哪些科學跟美學原理,我來跟大家科普一下哈。不過跟大家聊這個之前,咱們先得了解一個伯努利定律,即在一個流體系統中,比如氣流、水流中,流速越快,流體產生的壓力就越小,這個定律廣泛應用於各種交通工具的設計,包括飛機……”
……
必須得承認三月在做科普這塊表現得極為硬核,或者說這個世界上絕對找不出比三月更適合做科普的工具了,哪怕用來科普的平臺只是一晃即逝的彈幕,但是恰到好處的速度、鮮紅的字型以及專門的排版,絕對能吸引足夠多的目光,更別提發言的內容還顯得極有文化水平……
起碼讓寧為都看得極為滿意,雖然說彈幕不支援複雜的公式,但是三月依然有辦法將一些數學符號簡化後打在了公屏上,也迅速獲得了所有人的注意……
彈幕的風格也在快速轉變著……
“我到底算個什麼?我是怎麼好意思對蘋果汽車評頭論足的?”
“那個喵……大膽猜測一下……三月大神下場講解蘋果汽車為什麼牛逼?”
“請原諒我的文化有限,但這年頭文化有限真的連彈幕都不配發了嗎?一個艹字走天下的時代真的落幕了嗎?”
“小學畢業的我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我決定寫一篇長文,告訴大家當我發現自己智商不如一隻貓時是怎樣的體驗。”
“別哭了,其實我大學畢業也不太看得懂那隻貓在聊些啥,但我知道如果我都能看懂了,也許我就能去應聘特斯拉的設計師了。”
“你們能不能都別吵了?都影響到我學習了,剛剛那個公式被一個傻屌的臥槽給擋住了一小半,求重發!”
“剛丟下高數書,想看看蘋果釋出會休息下大腦,結果又給我來這個?能不能放過我啊……”
看到大家的吐槽都開始表現出素質跟涵養,寧為覺得滿意了……
當然這可不止是為了熱鬧熱鬧,有些熱度還是要的,全民對科學有了興趣,他才好在恰當的時機推出他這些天思考的一個數學問題,這種熱度蹭起來毫無心理負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