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薩克勒先生。”寧為很禮貌的打了聲招呼。
“你好,寧博士。”
“那個……在咱們聊正事之前,你介意我先問個問題嗎?”
“哦……當然不介意,你問吧,小夥子。”
“我聽說您很富有?”
“富有是個相對的概念,當然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想是的。”
“哦!”寧為點了點頭,然後好奇的問道:“那麼能冒昧的問一句很私人的問題,你的錢是怎麼來的嗎?”
……
影片中,老人本來十指交叉放在放在桌上的雙手鬆開,整個人向後仰了些,靠在舒適的椅背上,一隻手搭在椅子的扶手上,另一隻手則搭在桌上,食指跟中指開始無意識的敲打起桌面,對面的麥克風裝置應該非常高階,將微不可查的“啪啪”聲能完整的採集,然後透過轉換將數字訊號變成光訊號再轉化為數字訊號,最後還原成聲音從外放裝置傳遞到寧為的耳中……
好在寧為也不急,端起桌上的杯子,喝了口水,然後愜意的靠在椅子上,放鬆著大腦。
高強度的腦力工作之後,有一點閒暇的時間休息其實也挺好,就當是午休了。
最終還是對面的老人先開口了:“是的,我很富有,我的家族同樣很富有,這是世代的積累。知道嗎?我活得很累,因為很多財富並不是我積累的,而是來自於上一代的恩澤。我學習、思考、努力、奮進更多是為了讓自己的知識跟見識能匹配我以及我的家族所擁有的財富,起碼不至於被財富所反噬,你懂我的意思麼?寧。”
寧為點了點頭,道:“懂了,你的意思是,你是一位優秀的守成者,而不是優秀的開拓者,對嗎?”
老人笑了笑,說道:“當然,你可以這樣理解。”
“唉……”寧為嘆了口氣,道:“那就不好辦了,我們的經歷天差地別,看問題的角度大概也天差地別。比如我是窮苦孩子出身,真的,我小時候過的日子你可能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比如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牛肉,但不管我多愛吃,起碼要隔上一週左右才能吃一頓。我到初中才知道原來西餐裡的牛排竟然是主食,都用不搭米飯的。”
“說個你更不信的,除了校服之外,我初一的時候才有了第一條新褲子。真的,在我上初中之前,穿的一直都是我那些親戚家哥哥們穿不下的舊衣服,這種生活你肯定沒法想象吧?怎麼可能有小孩十多歲了還穿別人的舊衣服?簡直無法想象,但那還真就是我的童年。不過真要說起來,倒也不是買不起,而是我爹媽習慣了勤儉。”
“好在上了初中之後,當我明確表示以後要穿新衣服上學後,我爹媽也尊重我,每年四個季節都會給買上兩套。你知道我第一次穿著一身新衣服新鞋子去上學的感覺有多幸福嗎?媽的,走在路上,簡直感覺地球都是圍著我轉的!我猜這種感覺你肯定沒體驗過吧。”
“好吧,話說到這裡,你認為是我祖上不努力,所以活該受窮嗎?還真不是,我爺爺是賣魚的攤販,用我爸的話說每天起早貪黑的,就為了扒拉那點魚。我家老頭子當過兵,訓練刻苦,退役之後在工廠任勞任怨,我記得那個時候已經雙休了,但效益好的時候廠裡基本上就沒有過雙休,每週都要加班,每天都要幹滿大概十個小時。不過工資也大概就夠讓我每頓有肉,隔一週還能吃上頓牛肉,然後還一下房子貸款。”
“你說說看,這特麼找誰說理去?好在我能賺錢了,家裡生活也改善了,現在有網際網路了,視野也擴寬了,我現在大概也算個成功人士了。但我每每回憶曾經,卻發現第一次穿新衣服上學時的感覺,依然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看吧,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差別。我來自於社會底層,而你出生就在社會頂層。比如,薩克勒先生,你還記得第一次穿新衣服的感受嗎?”
……
發自靈魂的問題,讓對面的老人再次陷入沉思。
顯然這位老人對於穿新衣服的執念以及印象,不如寧為這幫深刻。
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對於從小錦衣玉食長大的孩子來說,一套新衣服著實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不過老人顯然不會真的去回憶他第一套新衣服是怎樣的,更多大概是在思考寧為這番話想要傳達什麼意思,以及接下來該如何讓不太順利的對話繼續下去。
沒人願意白熬一夜,更別提對於一個時間珍貴的老人來說。
然後薩克勒感覺有些無奈,因為開場對話,讓他意識到自己要面對的年輕人有多難纏。
……
“艱辛的童年有時也能成為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半晌,老人悠悠的說道,只是話沒說完,便被對面很不禮貌的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