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儘量少剪輯,那你想說些什麼問題呢?”羅珍問了句。
“比如我想評價一些對面漂亮國的一些事,比如他們每四年一次的吵吵,那哪裡是所謂的民主嘛,分明是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對百分之四十九的強權!我覺得如果按照他們的思想來選舉,他們明明應該有兩個首都嘛,喜歡這個老大的跟這個,喜歡那個老大的就跟那個,兩個老大都不喜歡的還能自己玩自己的!這才完美。這個能播嗎?”
寧為認真的說完,然後表情真摯的問了句,四目相對,都很真誠。
羅珍眼皮跳了跳,保持著微笑說道:“好吧,你說得對,咱們看看有哪些問題應該剔除掉,但需要加上一些新的問題,不然素材不夠,時間怕是不夠支撐一期的節目。”
“沒問題啊,咱們可以聊的東西很多,不知道我們田導跟你們透過氣沒,我們燕北大學數學院準備辦一個寧班,主打人工智慧數學理論方向的,這個咱們可以好好聊聊,另外近期我個人也有一個比較大的計劃,希望能募集到一筆資金,用於籌建一個能讓人們體驗未來的未來科技城市。讓人們走進城市就能體驗到未來人工智慧普及之後能給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這就是華夏的頂尖科學家嗎?
預先設計好的敏感問題是一個都不能問,到是想透過央媒的這次訪談節目給自己的事情打廣告,不得不說這想法真的很美好。讓羅珍覺得不答應都對不起人。
果然,億萬富翁就沒一個是簡單的。看著這年輕人真的是人畜無害的樣子,但交流起來馬上不一樣了,雖然心裡在吐槽,但事情還是要做的,花費了一個小時重新將問題整理了一遍,又跟寧為先大概對了一下回答,攝像機終於可以開始工作了。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鎖定央視一套的人物節目,我是主持人羅珍,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的嘉賓是來自於華夏燕北數學研究中心的寧為博士。相信大家都對這個名字都不會太陌生,除了科學研究外,他還是網路熱搜的常客,經常會因為各種事情引發大眾熱議,請問寧為博士,對於這種經常上網路熱榜的情況您是如何評價自己的?”
“其實這個事情有時候我真覺得屬於體質原因。可能我這人就是容易被一些人盯上吧,比如我還在江大還沒怎麼出名的時候,就因為在個小影片裡評價了一句,就被原創者盯上了,當時還試圖網暴著我來著,可惜沒能成功。其實所有上熱搜的事件,除了在微博上進行大型圖靈測試那次,其他都非我所願。”
“熱搜體質?很新鮮的說法,其實大家都還很關心你的研究歷程,我們也看到了,你的辦公室裡其實沒什麼高科技裝置,平時就你就是在這裡做出的那些成績嗎?”
“其實做單純數學研究並不需要太多高科技裝置的支援,主要是需要腦子去想,當然經常也有些問題需要數值模擬,所以我買了個超算中心嘛,當然做其他方面的研究我會去實驗室裡。”
“三月就是這樣被設計出來的嗎?”
“其實三月是在我去美國參加STOC大會那時候設計出來的,當時為了它我還專門在美國換了一臺筆記本,因為當時帶去的筆記本硬體配置的確是差了些,對了,就是那臺……”說著,寧為還用手指了指擺在辦公桌上的那臺惠普外星人。
“哦?那這檯筆記本肯定會成為世界上最珍惜的膝上型電腦之一,相信很多人都會希望能收藏這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工智慧的膝上型電腦。那麼你在做三維矽通管晶片設計也是靠的這檯筆記本嗎?”
“哈,那怎麼可能?這檯筆記本可支撐不起來需要的環境……”
就這樣一問一答,進行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我們這裡還整理了一些網友的問題,希望你能給大家解惑,有一位署名為985學渣的網友說,本科階段他閱讀英文文獻都覺得很吃力,尤其是一些專業詞彙,而你在本科階段已經在世界排名前列的期刊上發表了六篇論文,他想知道你的論文是先寫成中文,然後找人翻譯,還是直接用英文書寫的,如果是後者,你的英語水平是如何鍛鍊的。”
寧為點了點頭說道:“所有投出去的論文都是我自己寫的,也沒找人英語潤色。怎麼說呢,其實在我看來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它足夠簡單,當然就流傳更廣。”
“比如what,在英文裡就是什麼嘛,wha基本上就是口音上的驚歎,然後加個t就代表了疑問,還有雙胞胎twins,你們看啊tw我們知道,就是2嘛,in就是在裡面,媽媽肚子裡,加個代表複數的s,媽媽肚子裡有兩個,就是雙胞胎了。這樣的例子很多,數不勝數。所以掌握了規律,記單詞其實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至於那些語法結構,他們把現在、過去、進行分得清清楚楚,基本上一天就能掌握。”
“打個簡單的比方啊,漢語就好像組合語言,很難學,但是學好了,就會真正愛上它的博大精深,英語就好像Java,用的人很多,但用它程式設計連個指標都呼叫不了。所以我其實也不太明白些英語論文有什麼好睏擾的。如果一定有的話,其實也不用急,我們已經開始做自己的期刊了,比如三月智慧期刊已經正式創辦,而且只接收漢語論文。我們的目標也是要讓這份期刊成為世界頂級期刊之一。”
“而且我堅信,不遠的未來純中文的頂級期刊也會越來越多,到時候只需要熟練使用中文就能在世界級頂級期刊上發表文章,完全無需為英語而煩惱,而且這個目標也並不遙遠,我們這一代人就能看到。甚至現在已經開始發展真正的純漢語程式設計環境,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也能在不久的未來解決同聲傳譯的問題,比如三月,它就精通世界幾乎所有的語言,所以如果覺得自己實在沒有語言天賦,其實也完全不需要著急。”
……
“對了,聽說燕北大學數學院正在籌備一個寧班是嗎?這個寧班未來主要是培養哪方面的人才?”
“沒錯,我們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寧班,今年九月就會招收第一批學生。寧班的建設主要是培養跟儲備研究人工智慧數學理論方面的人才,所以寧班的課程也比較有針對性,主要是圍繞推進人工智慧數學理論研究很展開的。當然最基本的線代A、高數A、空間幾何這些數學層面的公共課程都是有的,還會有一些很專業的課程,比如由我負責的《大資料科學認知與數學基礎引論》這種專業課程。”
“這個班跟華清姚班跟智班區別在於,華清那邊培養的目標主要是應用能力,而我們培養的目標讓這些學生具備理論研究能力,也就是說未來寧班學生研究的理論將用於指導姚班跟智班的學生們對現在的技術進行更迭跟創新,嗯,大概就是這樣。”
羅珍繼續問道:“這還真的很了不起。還有,寧博士,我們還聽說您正在牽頭,希望能建設一個能讓人們提前體驗未來的大型科技城市,有這麼回事嗎?建設這個城市的初衷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