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科技之錘> 263 金燦燦的真理(二合一八千大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63 金燦燦的真理(二合一八千大章) (3 / 4)

黃雲堅的動作大概讓思科高層早五分鐘看到了寧為這條微博。是的,只早這麼多時間,多一分都是不存在的。這個敏感的時候,盯著寧為微博的絕對不止黃雲堅一個人,而且這篇微博用的圖片正好是英語,那些滿載著字母的圖片,甚至不需要翻譯大家就能看懂。

無非就是時差因素讓矽谷的反應稍微慢了那麼一點點,畢竟已經是下班時間,即便是給專人分配了特別任務,也不可能要求更多。而當包括羅卓克的思科高層看了這封信的內容之後,第一感覺大概就是糾結,非常糾結。

不管是任何行業能混到金字塔頂端的人都不會是傻子,這封郵件再耿直的人看了都大概都不會真的認為這是寧為在感謝那位弗蘭德教授,恰好相反,那上眼藥水的味道不知道有多濃。但看完這封郵件,在對比了當時的情況,多少讓人想到盧卡森·弗蘭德這個名字便覺得膈應。

怎麼說呢?這就好比一位叫思科的兄弟好好在路上走著,突然在看到附近露面上有一坨黃燦燦看上去很像金錠的東西,思科兄弟見到頓時心動,連忙跑過去想把這金錠拿到手上,結果伸出手撿起金錠的那一刻卻發現原來那是一坨新鮮的粑粑,很不服氣的思科甚至還下意識的舔了一口,確定了這的確特麼就是粑粑。

那麼問題來了,這坨粑粑為什麼如此像金錠?思科偶然得知了真相,原來本來那的確是個金錠,但前面剛剛路過了一位叫盧卡森·弗蘭德的巫師,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直接用巫術把金錠變成了了他剛拉不久的粑粑,那麼此時手上跟舌頭上還黏著粑粑,不洗吧走哪都被人嫌棄,洗一下吧,目測可能要被人扒拉得乾乾淨淨……

當然這裡的思科兄弟還能替換成愛立信,又或者其他幾乎所有試圖仿寫湍流演算法,然後此刻正茫然無措的網路裝置公司。更別提這次鬧劇的影響已經不止侷限於網路通訊裝置內部,那一份份合同已經讓影響力蔓延到各行各業,甚至讓無數知情的金融行業高層都心驚肉跳的。

如果再加上為了這件事加班加點卻還要承擔責罵的工程師跟碼農們,以及被迫擔責辭職的技術高管,這些人的負面情緒都得算進去,大家就會發現這個時候真相是怎麼樣的其實並不重要,因為這個時候正好缺少一個可以把這件事全部扛下來,以顯得大家並不是那麼愚蠢的替罪羊!

從這一點上來看,寧為挑選這麼一個時機,發這樣一封郵件,還將郵件公開就是坦坦蕩蕩的陽謀。哪怕明知寧為這就是在報復,但在現在這種環境下,寧為能推出這麼一個讓大家的情緒都能宣洩的口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正處於壓力正中央的大佬們還得感謝他。

當然這也的確讓許多人對寧為的性子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商場上,最難招惹的從來都不是謙謙君子,當然真正的謙謙君子也很難在爾虞我詐的環境下笑到最後。但人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不得逼不得已誰願意去招惹一個睚眥必報的傢伙?

想想看吧,人家盧卡森·弗蘭德拖寧為論文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一年有餘,當時寧為更是透過微博上發的那篇感慨直接把大佬氣進了醫院,按照常理來說,這件事情應該已經過去了。但這位華夏年輕的科學家卻偏偏挑這麼個最為敏感的時期,又把這件老事兒翻出來,而且這次出手更是快準狠,完全不給對方任何反擊的機會。這是想把一位世界數學界鼎鼎大名的前輩往死里弄啊……

當然,資訊時代沒人能組織這訊息繼續傳播,羅卓克在看過黃雲堅發來的郵件之後,沉默了片刻,然後直接轉發給了許多人。當然這個簡單的過程中,嘴裡罵上一句是避免不了的。

“這個傻缺!”

……

美國,普林斯頓市,夜幕已經降臨,盧卡森·弗蘭德卻依然在自己的辦公室,辛勤的工作著。他的小組依然對ns方程做著研究,唯一不同的是轉換了方向,他希望透過一種有別於尤拉跟拉格朗日描述來找到流體計算的終極奧義,他希望能夠繞過寧氏空間的方法來解決困擾這個世界多年的數學難題。

這涉及到一位數學大師晚年的尊嚴,不容懈怠。為此他甚至戒掉了已經堅持了二十年的習慣——每天清晨在校園中散步,當然也可以理解為這其實都拜寧為所賜。畢竟曾經每天早上散步,最大的樂趣在於享受那些年輕學子們尊敬而又敬畏的目光,可不是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

晚年逢大變,也讓這位數學大師的性子偏激了許多。

但人生際遇往往就是這樣,越想著要做出些成績為自己正名,就越容易陷入死衚衕。尤其是他已經六十多歲了,早已經過了數學研究的黃金時期,現在即便是面對辦公桌上鋪滿的稿紙,也很難再找到年輕時候突然靈光一閃的衝動,相反,坐得久了只有發自骨髓的疲憊,然後更恨了。

尤其是前些日子他知道沃爾夫數學獎已經決定授予給寧為的訊息,辦公室的杯子都已經碎了兩個。給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年輕終身成就獎?在弗蘭德看來這簡直是數學界的恥辱!尤其是這個年輕人還戲耍了整個數學界的情況下,想到當年三月被追捧成救世主的樣子,這位行業大拿又想嘔血三升。

但他很清楚再氣,有些事實卻是改變不了的。

湍流演算法跟三月的釋出已經拿捏住了現在網際網路以及未來物聯網這個巨型產業的命脈,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抹煞的巨大成果。換而言之,即便不談寧為在推動ns方程理解這個層面所作出的貢獻,憑藉他現在的成就已經足夠被寫入教科書中,這才是最尷尬的。

曾經他試圖打壓的年輕人已經成了一個行業的領軍人物,很難想象當他百年之後,後人會如此評價去年的那場爭端。一個老朽的字樣已經刻印在了他的腦海裡,好吧,如果他能在年輕三十歲……

腦子裡剛剛浮現出這個想法,他的手機響了起來,盧卡森瞟了眼旁邊的手機,是他曾經的一位學生伯納德打來的。這位從英國來到美國,並在美國定居的學生現在也已經是美國數學院的院士,mit數學教授,克雷數學研究所的客座教授,當然這其中也有弗蘭德曾經的幫助,所以兩人之間的關係一直挺不錯。

盧卡森·弗蘭德摘下了眼睛,然後拿起手機,接通了電話,然後調侃了句:“伯納德,這個時候給我打電話可不像你的風格,我記得蘇珊可不喜歡你在家裡的時候跟任何同行聯絡,所以你不怕她把你趕出房間嗎?”

看到熟悉的學生名字配上他正在回憶曾經的崢嶸歲月,也讓這位大佬此時的心情舒坦了許多,甚至有興致隨口開起了玩笑。

然後電話另一頭的人沒有理會他的調侃而是用嚴肅的語氣說道:“盧卡森你晚上還沒有開啟過郵箱麼?”

“郵箱?怎麼,你給我發了重要郵件嗎?”盧卡森一邊說著,手已經放到了滑鼠上。

“不,我並沒有跟你發郵件,你還記得寧為嗎?那個華夏年輕人給你發了一封郵件,我剛才看到了,是一位朋友發給我的郵件截圖,他把發給你的這封郵件在網路上公開了。我覺得你可能有必要看一眼這篇郵件內容,然後考慮一些事情,並做好準備。盧卡森,這次的事情很棘手。”

“寧為?!”聽到這個名字,還有那語焉不詳的話以及自己學生沉重的語氣,盧卡森只覺得心一點點沉了下去,血壓卻一點點高了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