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張元頓時感覺自己跟不上時代了。
人工智慧三月他自然知道,燕北大學那場展示會後他還專門為這個事跟田言真透過電話,打聽三月設計者寧為的情況。張元甚至還記得當時他調侃老田是把寧為當成寶貝怕人搶呢?怎麼介紹個人都扭扭捏捏的。
但微博他是真心沒有,在他看來微博這東西,都是小年輕喜歡的,上面探討的話題跟他平日考慮的東西完全就是格格不入,自然沒什麼興趣。誰能想到現在人工智慧都在微博上開賬號了?
時代發展的太快了,讓張元感覺如果不申請個微博賬號都要落伍了。所以剛剛他專門讓自己的助理申請了個微博,然後專門找人請教,找到了三月的微博主頁,專門去瞅了一眼,然後大概明白了怎麼會突然把他叫來開這個會。
怎麼說呢,小爪爪搓出晶片來這句話,雖然讓三月的粉絲們覺得很可愛,但張元看了心裡卻只覺得挺不是滋味。鬧呢?如果拿雙貓爪子能搓出晶片來,那他這輩子真的活到狗身上了。
雖然他相信人工智慧肯定是有了什麼突破才會發這個微博,但是這個措辭著實接受不了。但到了會議室裡他也沒提起這個話頭,自從他升任所長以後已經很少在這種公眾場合表達鮮明態度了,不過很顯然大家都收到了差不多的訊息。這不,會議室裡不少人都正吐槽呢。
“人工智慧會說那種話?我是不太信的!看發那話是個小年輕吧?”
“哎,老譚,話不能說這麼死,人家都說了那是人工智慧特別賬號。說真的,看圖片那是做射頻的吧?應該是用到了什麼新技術吧,要不應該也不會把我們都找過來。”
顯然,大佬們沒有看評論區的習慣。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現在三月那條微博的評論區已經有十多萬條評論,看了便讓人望而生畏,別說這些每天忙不贏的大佬了,不是那種閒到極致的網友估計都沒那個興趣點開評論區。
“哎,這個我聽助手說了,他會上網,據說是什麼新材料、新工藝。”
“新材料?新工藝?那不是要革現階段半導體行業的命?忽悠人的吧?這玩意兒咋就可能突然冒出來?”
“就是說嘛,哎,對了,老張,你怎麼看?”
旁邊國科大的王教授將目光看向一直沒吭聲的張元,問了句。
“怎麼看?就坐這兒看唄。”
張元笑了笑,放下茶杯,隨口說了一句今天剛從微博上學來的俏皮話,然後才認真起來:“人工智慧平臺畢竟是我們沒接觸的領域,老田之前還專門打電話跟我提過,我們研究所的一些資料是不是直接接入到平臺,這事所裡還在討論。咱們先假定這人工智慧真的解決一些現在我們的痛點,說不得我們也打算有限度的開放資料庫了。”
張元話音剛落,便有人質疑道:“不是,你們該不是真信那個小傢伙能翻天吧?那個寧為不是搞數學的嗎?程式設計也厲害,但他對半導體還能有很深的研究?”
說話的是微電子所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馮正剛,雖然這話直白了些,甚至有些得罪人,不過大概也說出了會議室裡這些人的心聲。
“哈哈,老馮啊,話也別說這麼死。那個小寧還是我一個學生的偶像。我那學生也說了,燕北那個小寧啊,每個月都要搞點大新聞出來。上個月大家都知道,上了個展示會,全世界都知道他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式特別厲害。這不,在往前還有什麼湍流演算法啊、爆錘他們數學圈的老前輩啊、跟公主的緋聞啊。你們看啊,這都二月了,要真照小寧一月搞一次大新聞的定律,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張元笑著打趣道。
“老張啊,你這是嫌摩爾定律不夠熱鬧,也想弄出個寧為定律來?一個月搞出一個大新聞,上個月人工智慧,這個月半導體新材料、新技術,那這接下來的日子可就有盼頭咯。”
“哎,聽大家聊得這麼開心我到想起一個事情。你們可能不知道,之前我們隔壁的高能所跟燕北大學搞材料的老譚合作了一個熱電材料的專案,專案成功之後一起吃飯,我正好也去了,飯桌上就聽老譚說了,這個專案中間還真遇到些困難,他們就是請了那個小寧去,結果人家一天就給出了方案,把問題完美解決了。而且據說新材料的效果還特別好,好像說是論文已經投了Science,都過了初審。”
“哦?還有這種事情?那這個小寧還真是全才啊。”張元感嘆了句。
大家正聊得開心,會議室大門突然被推開,工作人員急匆匆的走了進來,激動的衝著所有人說道:“眾位老師,請大家先移步到隔壁的實驗室,有些東西需要藉助眾位老師的專業知識評判一下。”
說完,這位年輕的工作人員還沒忘跟透過影片連線的幾位院士解釋了一下:“影片參會的老師們請稍等一下,我們的檢測報告等會會透過會議系統,傳送到你們的後臺,大概半小時後,會議正式開始。”
大佬們面面相覷,看這樣子,是真的有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