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科技之錘> 173 數學,無所不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73 數學,無所不能 (2 / 3)

寧為點了點頭,不過對於小潘介紹的具體資料其實沒多大興趣。

這些資料等會他離開的時候都能得到,此時他比較感興趣的到是實驗室這些裝置的具體引數,以及計算方式。

“那個,你們具體使用的是哪些裝置測量出的這些結果?”寧為問了句。

&n2100f型透射電子顯微鏡,跟英國牛津公司生產的xmaxn 80t ie250型能譜儀。”小潘答道。

“哦,你知道大概的產品引數嗎?”寧為又問道。

小潘答道:“嗯,反正我們進行測試時加速電壓是200kv,裝置的點解析度是0.19nm,線或者說晶格解析度是0.1nm,傾斜角範圍在± 25 °左右。”

寧為盯著電腦中的資料隨後指著樣品的底片問道:“為什麼底片上沒有標尺?你們是怎麼得出最終資料結論的?”

&n3格式的存檔,另外我們也透過公式測算過,底片上給出了相機長度,根據公式rd=lλ,其中r是量取的距離,d是晶面間距,l是底片給出的相機長度,λ則電子束波長,為什麼使用的是200kv加速電壓,所以就是200 kv電壓的電子束波長,按照一般情況取的0.00251nm。”

然後又補充道:“這些資料都是經過反覆測算的,肯定沒有問題。”

寧為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這句話絲毫不意外。如果能發現問題,老譚也不會專門跑到數學研究所去找外援幫忙了。

“在然後我們將一氯化碘透過氣相摻雜引入到纖維結構中。摻雜劑和纖維在室溫下在用氮氣吹掃的圓底燒瓶中結合。之後我們將圓底燒瓶密封並置於真空下,直到摻雜劑開始蒸發,並將其置於摻雜溫度下的箱式烘箱中。箱式烤箱用鋁箔遮蓋,以儘量減少光照。摻雜後,將圓底燒瓶從烘箱中取出並在水浴中冷卻,然後在冰水浴中冷卻,以促進摻雜劑在圓底燒瓶內壁冷凝和結晶,避免其汙染樣本。”

“這裡退火過程,是使用溫度控制器在真空環境下進行,爐中目標溫度分別為500c跟350c,對cnt纖維進行退火 分別持續4小時。至此整個溶液紡絲纖維化的過程完成。”

寧為聽完小潘的解釋大致瀏覽了一遍整個過程收集的實驗室資料,隨後指著電腦上的資料問道:“這裡顯示你們使用光譜分析估算的ef值,這裡顯示四種退火樣品均發生e11躍遷,我看看啊,但在摻雜樣品過程中峰值明顯被抑制,這是因為泡利阻塞麼?你們沒有探究一下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

“啊?”這個問題讓小潘愣了半晌,也吸引了實驗室所有人的注意力,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寧為。大概是真沒想到他會突然問出這麼一個問題。

“咳咳……”小潘咳嗽了兩聲,然後看向他身後的實驗室同事。

“寧博士對高能物理也有研究?”聲音從身後傳來。

寧為回頭看了眼,是位跟張師兄差不多大的傢伙,只是禿頂趨勢明顯比實驗室其他人要嚴重許多。

“這是實驗室的徐博士,主要負責構件彎曲試驗的。”小潘連忙介紹了句。

“稍微懂那麼一點吧,不多。”寧為謙虛的答道,關於物理他暫時還真不太敢用略懂這個詞。

本來寧為也想過要惡補一些物理內容的,但因為似乎一直很忙碌的樣子,之前在學校裡看過一本量子物理之後,對其中一些基本概念經過一些發散式的思維瞭解大概,但真不敢說有太多瞭解。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瞭解。畢竟數學很多時候都在解決物理問題,比如他研究的ns方程就是在解決流體力學的問題。

“好吧,這個問題我們也發現了。並進行過研究,這種峰值抑制極大原因是ef值位於價帶內,導致了泡利阻塞。不過經過討論我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跟我們遇到的難題關係不大。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測試四種樣品pf值始終遠小於構建材料模型需要的pf值,因為如果達不到模型標註的pf值,這材料就算研發出來也意義不大。”這位徐博士解釋道。

“同時我們也能確定模型標註的pf值是能達到的。因為合作實驗室曾經兩次意外得到過這個資料,但因為他們並不是具體研究材料的,所以對我們的幫助不大。”

寧為再次點了點頭,說道:“行吧,我都明白了。接下來什麼步驟,你們可以繼續講解了。”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