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咋樣,多珍重!”
“呸,用你的話說,兄弟前程似錦!”
“羅老闆,回頭你要繼承家業了記得吱一聲,我幫你打個廣告,號召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你夠了!”
“劉聰,祝你早日找到能發現你內在美的那個學妹。”
“祝福也請誠懇點,請把‘個’字改成‘些’!謝謝!”
“呵……還沒學會走呢,你就想跑了?”
……
“好了,走了,不過感覺少了點什麼,對了,你們是不是該最後再叫我一聲爸爸?”
“滾……”
“要時刻記得我們302寢室的室規第一條,孝字當先!”
“你趕緊滾吧!”
……
旅途並不辛苦,高鐵只有一個半小時,還全程有車接送。
回到家中,寧為便收到了《科學》雜誌社的回覆,最後一篇關於湍流演算法的論文也透過稽核了。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畢竟湍流演算法公測的效果擺在那裡,前些日子陸主任還給他打電話,鐵總的單子都已經被談下來了,今年暑期整個12306系統已經開始整體部署,為這事實驗室派去研究員熬了整整三個晚上。
雖然名義上依然在公測中,但卻已經在各大網站有序的鋪開。
華為雲已經開始正式推出客戶體驗升級功能,華夏其他的雲服務平臺也開始主動找上門談合作,據說雙方正在接洽中,就合作模式在進行探討。
當然寧為並不覺得這些跟自己有關係。
他已經完全授權給了實驗室代表他去運營。
關於演算法的推廣跟具體的授權價格,之前都已經商量好了,按照合同來便行。
實驗室跟華為那邊都會在每個財季匯總後,直接打到他卡上。
寧為唯一的義務大概是在湍流演算法需要升級的時候,要貢獻些腦力支援。
很合理。
當然,在大洋彼岸,毫不意外的,當寧為收到這封透過稽核的郵件時,論文上並不算完整的湍流演算法原始碼也已經開始被許多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們研究著。
是的,寧為並沒有放完整的原始碼,只是將實現必要功能的原始碼在論文裡體現了出來。當然,摻了屎的部分他是一點都沒拉下,全在論文裡公佈了。
當然寧為覺得自己並不是希望有人踩雷,只是單純的為了大家都能尊重智慧財產權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努力罷了。
目前能夠設計湍流演算法晶片的eda軟體已經在華為研究室開始使用,按照華為那邊的規劃,網路裝置的硬體技術部門正在加緊時間設計新一代的主機板佈局,方便將未來的演算法晶片完美融入主機板。
這個時候關於極簡eda應用限制性問題也隨之而至,因為極簡eda還不具備設計主機板的功能,對於硬體部門來說,需要在設計圖上將晶片嵌入主機板,在進行模擬測試的步驟會異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