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軒曾在知乎上提過一個問題,跟學神在一個寢室是種什麼體驗。
當時的回答很飄,甚至惹來許多麻煩。
但實際上,當人有幸跟一個名人朝夕相處時,大概就會感覺,也就那麼回事了。
只有距離才能產生那朦朧的美感,撕開那層距離感,當大佬跟你同吃同住同睡,一起吹牛打屁的時候,給大家的感覺大概也就是那麼回事兒了。
除了教授誇獎寧為的時候,那滿溢愛意的說辭,著實讓人羨慕嫉妒恨之外。
當然,也能成為打趣寧為的話題。
總之,對於302跟寧為所在班級的同學來說,很快便習慣了消失了近乎半年的寧為重新回到他們身邊。當然,寧為也已經習慣了這種待遇。
沒啥好說的,這個世界總是對取得成就的人特別溫柔。
就這樣,直到中午回到寢室,寧為才開啟電腦,才看到了《自然》主編亨德爾發給他的那封郵件。
那位史密斯教授竟然辭去了數學教授職位,打算研究哲學?
而且還是因為自己?
看到這些給寧為帶來的震撼甚至超越了,所有教授讚譽的總和。
當然,最觸動他的並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亨德爾替史密斯送給他的一句話:“科學前行的道路上遍佈荊棘,最幸運的是,有人願意為你披荊斬棘。”
寧為深吸了口氣,將附帶的史密斯郵箱記錄到了郵箱的通訊錄列表中。
無數人寄予的厚望,認識的,不認識的,讓他感覺壓力有些大了。
他不知道的是,自然在這一刊發表之後,還專門將寧為這篇論文的摘要節選了一段放在了官方推特上,並給出了評語:“燦爛而絢麗的思想可能被質疑,但永不會埋沒。”
自覺擁有高貴血統跟基因、崇尚騎士精神的英國貴族,從不會怕把某些國家那些狗屁爛糟的事情鬧得更大一點。
……
在寧為迴歸到普通大學生活的時候,萬里之遙有人正因為《自然》這番操作發著脾氣。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可以說是全世界許多數學家心目中殿堂級的存在,這裡的數學院曾培養出十五位世界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得主。
能夠在普林斯頓大學數學院做報告,對於數學家而言,絕對是種殊榮。
但此時,普林斯頓大學數院教學樓深處的辦公室裡,有人正砸著杯子。
“pang……”
一聲脆響,一個杯子在地上四分五裂,濺起的玻璃渣甚至打到了盧卡森·弗蘭德的手臂上,但他卻毫無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