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昌斌在房間裡來回踱著步子。
這次參加的大會預定是五天,已經進行了三天,還剩兩天,但他此時一分鐘都不想呆下去了。
他想不明白,寧為四個副手都是實驗室的人,而且大家都天天泡在實驗室裡,寧為是怎麼一聲不吭的把軟體寫了出來,還順便去申請了個發明專利的。
真的,陸昌斌自覺已經對寧為夠重視了,但這才過了多久?
他預計起碼要半年、一年的專案,半個月就完成了?
這是什麼神仙速度?完全不給人反應的機會啊!
早知道是這種故事,數院不肯給專案撥款,實驗室是真的可以給啊!
兩分鐘後,陸昌斌做出了決定。
接下來的會議可以不參加了,但他一定要第一時間去看看湍流系統的執行情況,然後跟寧為深談一次。
發明專利已經申請了,還有軟著。
如果湍流演算法真的如同寧為在開題專案報告中介紹的那般,軟著作者當然是寧為的,軟著一定要留在實驗室,作為成果!這可是兩年後實驗室申請國重極為重要的籌碼。
尤其是當他腦海裡浮現出剛剛老同學的那副嘴臉……
於是,陸昌斌立刻給組委會的工作人員打了個電話,說明自己有急事要趕回江城。然後拿出手機開始改簽機票。
挺不錯,第二天清晨就有一班飛機。
……
就在陸昌斌做出決定的時候,寧為剛剛記錄完資料,正打算關上電腦,早點上床,好好睡上一覺。
畢竟這段時間他是真的把自己逼得很厲害,連續半個月,每天工作近十八個小時,要說不累,那絕對是假的。
在準備關閉電腦前,寧為突然投給《Science》的論文還不知道已經進入哪個環節了,於是滑鼠移開,開啟了《Science》的投稿系統,然後看著反饋的accept,半晌沒反應過來。
這就被接受了?
什麼情況?
中間步驟呢?